大陸甘肅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有一座紅塔寺,始建於南宋末年,但經過多次重修後,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被修建成上、中、下三殿,吸引不少遊客朝聖,不過有人發現寺廟上,距離地面50公尺的位置,竟有一個神祕的石洞,讓不少人推測裡面可能有寶物,而住持也給出答案,讓不少人驚呼「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毅力」。
根據《梨視頻》報導,紅塔山是擁有陡崖的紅層地貌,峭壁下的紅塔寺被鑿在岩石上,塔名由此而得,始建於南宋末年,歷史相當悠久,也吸引不少人來參拜,造訪的遊客發現,在紅塔寺上方的峭壁上有一個石洞,而且距離地面約50多公尺的位置,但由外側來看,卻未發現從地面連接至洞口的道路。
石洞裡究竟有什麼,也引發遊客猜想,有人猜裡面可能有寶藏。紅塔寺住持唐仲吉對此表示,石洞原本是僧人修行的地方,南宋時期就有了,最早只是一個小洞,之後洞口又被挖大擴建,才有現今的規模,2012年敦煌研究院率領專家至紅塔寺考察,發現該石洞內部面積約20平方公尺、高約2.3公尺。
而石洞內有壁畫,繪釋迦摩尼等菩薩畫像,不過經專家反覆鑑定後,指壁畫是擴建後才補上的,因此圖案都先在紙上畫好後才黏貼至牆壁,住持唐仲吉進一步解釋,石窟外原本有棧道,但清末民初紅塔寺屢遭破壞,又經歷10年浩劫,戰亂導致寺院及棧道一度全毀,但也因此讓石洞得以完整保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