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究竟為何滅絕,科學家眾說紛紜,不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蒙古沙漠中曾存在一種體型嬌小的迷你恐龍,擁有卓越的視聽能力,能在黑暗中精準狩獵,是頂尖的掠食者。
最新發表在權威期刊《科學》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科學家們發現在白堊紀晚期的蒙古沙漠裡,曾存在一種非禽類獸腳亞目的小型恐龍,名為「Shuvuuia deserti」,其種名「deserti」的含意就是沙漠(desert),牠們以雙足移動,擁有卓越的聽覺能力和類似貓頭鷹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Shuvuuia deserti的瞳孔比例是所有鳥類或恐龍中最大的,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環境中精準狩獵,夜視能力不容小覷。此外,牠們的骨骼是所有恐龍中最特異的,像是脆弱的鳥狀頭骨、強壯的手臂,兩隻手上甚至分別各有一個爪子,以及一雙大長腿。
研究指出,Shuvuuia deserti就像許多沙漠動物一樣,會在夜間覓食,當牠們鎖定目標後,會先以長腿撞擊獵物,或是用強壯的前肢將小型哺乳類動物和昆蟲,從洞穴或灌木叢中拖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