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許多好萊塢賣座電影的幻想情節,維吉尼亞的敵人更凶殘,她的行動也更險惡。然而,這篇歷險傳奇是個真實故事,而維吉尼亞是個縱使似乎失去一切仍堅持前行的真實英雄。她生活在一個充滿陰謀詭計的無情世界,這個世界或許啟發了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創造出詹姆士.龐德,但她比龐德更有資格被稱為「終極情報員」。除了跟虛構的龐德中校一樣鐵石心腸且足智多謀,她還明白收斂鋒芒、融入人群的必要性,並懂得跟所有人──不論朋友或敵人──保持距離。龐德的大名在國際惡棍圈子當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則神不知鬼不覺地穿梭於敵人之間。龐德的交通工具是一輛招搖的奧斯頓馬汀,她則靠火車、電聯車,或者不顧身體的殘缺而徒步行動。佛萊明筆下的人物似乎一路平步青雲,維吉尼亞則得奮力爭取每一分認可與權力。磨難塑造了她的性格,許多顯然遠比她適合這份工作的人都被間諜生活擊垮了,她的性格卻幫助她存活下來,甚至茁壯生長。怪不得現今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的處長表示,他要招攬的是不愛吹噓炫耀、但曾經不得不「為生活奮戰」2的人才。

維吉尼亞也是人,也有我們其他人都有的缺點、恐懼和不安全感──說不定比我們還嚴重──但這一切在在幫助她洞悉敵人的心理。她的直覺只失算過一次,導致了災難性後果。不過大部分時間,她克服心中的惡魔,在過程中贏得人們的信任、欽佩,最後更獲得成千上萬人的感激。見過維吉尼亞的人顯然永遠忘不了她。直到一九六○年代從戰後的中情局崗位退休,她始終是一位超前時代的女性,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女性是否可以在前線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問題至今仍引發熱烈爭議,但在將近八十年前,維吉尼亞就已深入敵後指揮一群男人。她以極少數美國人能做到的方式參與了六年歐戰。她一次又一次賭上自己的性命,並非出於對祖國的強烈愛國心,而是因為她熱愛並尊重另一個國家的自由。她炸毀橋梁與隧道、施展詭計、買賣情報,並且和007一樣,擁有一張殺人執照。她從事的是一種非常現代的戰爭形式,建立在心理戰、欺騙與製造內部矛盾──大家如今越來越熟悉的手法──之上。但她的目標很高尚:她想要保護而不是破壞,想要恢復自由而不是奪取自由。她不追求名聲或榮譽,也從來沒有真的被賦與名聲和榮譽。

本書不是法國戰事的軍事紀實,也無意分析諜報型態的轉變或特種部隊的角色演變。不過,這些事情確實為維吉尼亞的故事交織出一個豐富又充滿張力的背景。確切地說,本書企圖敘述的,是一個女人如何切切實實協助扭轉歷史的潮流;逆境、拒絕與痛苦如何轉變成決心以及最終的勝利,力抗影響至今的恐怖衝突時代背景;只要得到機會,女人可以如何跨出傳統女性框架,破除一切刻板印象;而太平歲月裡悲哀地將人拒於門外的機會,又是如何諷刺地因戰爭的危急而敞開了大門。

當然,效力於英國及美國情報機構的維吉尼亞並非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醫生、妓女、農婦、老師、書商和警察等一大群配角也同樣被世人遺忘,卻往往為他們的英勇付出了極大代價。他們為目標所做的一切,一部分是受到崇高的情懷與理想所鼓舞,但他們也明白,萬一失敗或被捕,就意味著在孤獨與悲慘中死去。維吉尼亞和她的情報網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幾個大魔頭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執迷於除掉她和她協助建立的整起運動,毫不懈怠。然而,在一九四四年,當法國解放的時刻到來,她籌備、訓練且偶爾指揮的地下大軍仍超越了期待,協助盟軍取得最終的全面勝利。不過即便如此,這些對她而言還不足夠。

(本文摘自《無足輕重的女人》/ 麥田出版)

【內容簡介】

這本傳記兼具史詩般真實故事的勇敢、犧牲,以及尋找真愛,述說著從未公開的情節。本書作者索尼亞.普內爾(Sonia Purnell)為得獎傳記作家,在她筆下,首次揭露現代首位女間諜維吉尼亞.霍爾的諸多代號,同時揭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個最勇敢的行動背後,霍爾的成就。

維吉尼亞.霍爾曾是美國上流人士,在二戰之前,霍爾試圖加入美國外交人員的行列,但因為先前在打獵中失去了一部分腿,也因為她的女性身份而被拒之門外。直到她被英國特勤局吸收,為英國情報機關特殊作戰執行部(SOE)工作,並在二戰期間派去法國維希(Vichy)。霍爾身體上的殘缺,使得她的成就更顯難能可貴(她曾在一次狩獵意外中失去腿,日後利用她的木製義肢偷渡重要文件)。後來她加入了美國戰略情報局(OSS),亦即CIA的前身。

霍爾展現了一個成功間諜所有的必要特質:大膽而又紀律嚴明、勇敢無畏而又足智多謀,同時在1941年至1945年的兩次重大任務期間,達成驚人成就。

霍爾的臥底身份為一名記者,曾與敵人陣營的人為友,此舉對她的間諜行動影響重大。她的同夥裡有一位是傑爾曼.格琳(Germaine Guerin),這是名美麗的女士,歡迎所有貴賓(也包括德國軍官)到她的沙龍。維吉尼亞招募了格琳及其旗下的女孩,教他們如何在軍官的飲料中下毒,使其逐漸失明。霍爾和格琳生性酷愛危險,且很有與之應對的天賦。另一個令人意外的同謀是琴.羅素博士(Jean Rousset),格琳沙龍裡所有女生的婦科醫師,設立一個假的心理診所作為掩護,拯救飛行員及英國探員。

隨著時間過去,霍爾在法國住處公寓的廚房,已成為探員的集中地及避難最佳去處。霍爾的任務是促發法國抵抗運動的興起,同時,她也聰明運用牧師的輪椅及在果醬罐中偷渡機密檔案,巧妙地從貝傑拉克(Bergerac)附近的集中營釋放了一批被擄獲的盟軍特工。此時,霍爾已成為蓋世太保名單上的頭號要犯。

到了1944年,霍爾的臥底身份遭到揭穿,而她也不能再回去為英國服務。於是,她轉而開始為美國戰略情報局(亦即CIA前身)工作,在法國北部的山區訓練新兵。正是在這裡,她成為一位成熟的軍事戰略家,在前線指揮作戰。也就是在這裡,她愛上了一名新兵保羅.戈利奧特(Paul Golliot),彼此成為共度餘生的靈魂伴侶。

【作者簡介】

索尼亞.普內爾(Sonia Purnell)

得獎傳記作家暨記者,以其細緻的研究及活潑的寫作和演講風格而著稱。曾任職於《經濟學人》、《每日電訊報》,以及《星期日泰晤士報》。她的第一本著作《Just Boris》即入圍英國歐威爾獎初選名單。她的最新出版著作《Clementine》(這是第二版,英國版本為《First Lady: The Life and Wars of Clementine Churchill》),在大西洋兩岸都受到熱烈的讚揚,同時入圍Plutarch獎2016年最佳自傳獎,亦獲得《每日電訊報》和《獨立報》2015年年度之書的讚譽。

【譯者簡介】

黃佳瑜

臺灣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企管碩士。曾任聯合利華行銷企劃、美商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管理顧問。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Jack》、《但求無傷》、《敦克爾克大撤退》、《發光體》、《孤獨的反義詞》、《財團治國的年代》、《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向50位頂尖管理大師學領導》、《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合譯)等。

《無足輕重的女人》/ 麥田出版
《無足輕重的女人》/ 麥田出版

#女性 #維吉尼亞 #霍爾 #歐戰 #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