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其實三千佳麗只不過是虛數,帝王的後宮擁有多少后妃以及召幸侍寢,在各朝各代都有一套完整的宮廷制度。有別於滿清翻綠頭牌決定侍寢妃子,唐朝是採「輪崗侍寢」制度,皇帝必須做到雨露均霑,最多時一個晚上有九名妃子同時侍寢。
縱觀各朝代的後宮,皇帝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召幸嬪妃宮女,如果看不上眼的女人,一輩子都等不到召幸的一天。唯獨唐朝後宮制度十分開放,施行輪崗侍寢制度,充分體現妃子平等、雨露均霑的人性化典範。
根據《搜狐網》報導,唐朝統治者為了管理後宮龐大的「娘子軍」,施行了品級制,一共分為八級,皇后貴為國母,無需劃入品級制度,其餘妃嬪則依序分為:
正一品的三妃子;正二品的九嬪;正三品至正五品各九人,統稱二十七世婦;最後正六品至正八品的人數均為二十七人,合稱八十一御妻。根據品級不同,各級宮妃享受的待遇也不同。
然而唐朝為了體現人人有份,又兼顧尊卑有別,皇帝每個月的夜生活是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安排,每個月的前十五天,月亮越來越圓,而後十五天則漸漸變缺,因此初一至十五是由地位低的御妻一直輪到最高的皇后;而十六到月底則反由地位高的輪到低的。皇后及三妃子有優先權,九嬪以下則「九九而御」,也就是每九個人共同伺候皇帝一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