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給人清心寡欲的形象,而且戒酒、戒肉和戒色,但日本的僧人就不同,他們不僅能吃肉還可以娶妻,不僅如此,日本僧侶甚至還能當DJ或調酒師,例如福井縣照恩寺的住持朝倉行宣,他就曾身穿袈裟舉辦電音法會,不過為何日本和尚能不受戒律限制,其實與過去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起初為了推崇佛教,日本天皇免去僧人的稅賦和勞役,期間戒律一度變得很森嚴,之後演變成念佛比持戒更重要的信仰。

根據《梨視頻》報導,佛教在公元6世紀傳入日本,當時推古天皇非常崇拜佛教,甚至下詔免去僧人的稅賦和勞役,導致不少百姓想出家,佛教也因此在日本盛行,到了奈良時代初期(公元8世紀),日本行程「僧尼半天下」的奇觀,類似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由於許多人並未為了學習佛法而出家,多數人都是為避稅,導致僧侶在寺廟裡依舊尋歡作樂,尼姑若懷孕就還俗待產,生產完繼續出家避稅,當時執政的舍人親王決定改革,改變這種風氣,因此命令遣唐使邀請高僧鑑真至日本傳授佛法,他也因此成為日本律宗祖師,對於日本的影響非常大,將流傳最廣的佛教戒律《四分律》傳入日本。

而戒律收集所有僧侶須遵守的學處,除了禮儀外還有戒條,比丘有227戒、比丘尼311戒,其中包含禁止偷竊、行淫、殺人或男女私自共處等,並提出具體的懲罰,直到建立日本律宗的總本山「唐招提寺」後,更是規定僧人受戒前,必須先入寺學習戒律,才有出家的資格,因此高僧鑑真與其弟子傳授的佛法,在日本一度興盛。

到了平安時代末期,源氏與平氏兩家引發戰爭,在亂世之中,推崇往生淨土教義的「淨土宗」崛起,該宗派主張「圓頓戒」,將律宗原本幾百條戒律,簡化成十重四十八輕戒,認為念佛比持戒更重要,受到中下階層的擁護,之後還分化出淨土真宗,又名一向宗,在明治維新前,是日本佛教唯一許可僧人娶妻生子的教派,宗綱是「信心正因,稱名報恩」,不再嚴格執行戒律,還曾利用宗教號召信徒參戰,甚至自成一國。

例如戰國時代的石山本願寺,其門主顯如不僅娶了公卿的女兒,還與大地域的領主武田信玄、朝倉義景互為連襟,對織田信長發動長達11年的「一向一揆」聖戰。不過佛教對於日本來說,依舊屬於外來的宗教,因此1868年明治維新後,政府為了削弱其他宗教的勢力,並樹立天皇權威,極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並發布《肉食妻帶解禁令》,指「僧人今後無論蓄髮、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

直至今日,根據日本文化廳釋出的《宗教年鑑2019》統計,日本佛教寺院一共74272所,其中凈土宗和其分支宗派多達29447所,數量超過三分之一,但其實並非所有僧侶都能吃肉娶妻,仍有三分之二的僧侶依舊持戒修行,由於不喜歡獲關注,所以行事態度多為低調,因此容易給人「日本僧侶自由奔放」的印象。

#日本 #和尚 #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