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賀歲片《滿江紅》掀起一股「岳飛熱」,岳飛是宋朝抗金名將,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中「岳母刺字」更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然而大陸歷史學家指出,岳飛背部刺的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並且替他刺字的人也不是岳母,歷史上根本就找不到相關的記載。

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岳飛背上刺的4個大字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宋史》卷380《何鑄傳》記載,當時在審問岳飛時,「飛坦而示之背,背有舊『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而且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全文完全沒有提到關於「岳母刺字」的事情。

有提到岳母的歷史典籍《金佗稡編》卷9《遺事》,記載岳飛自從入伍後,就和母親失去聯絡,後來千方百計終於找到母親,在把她接到身邊以前,岳飛收到母親留給他的訊息,「為我語五郎,勉事聖天子,無以老為念。」告訴他要好好盡忠報國,不要牽掛她老人家。該典籍也完全沒提到「岳母刺字」的事情。

于賡哲引述宋史研究專家王曾瑜的研究,內容稱刺字是一門技術活,岳母就算識字也不一定會刺青;于賡哲補充說明,在漢人文化中一直相當牴觸刺青,大多只有社會叛逆份子會紋身,且身上有刺青會被視作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之人。

宋代時期則是士兵臉上會有刺青,以防止士兵逃跑,是一種侮辱人格的做法,因此軍隊中確實存在專門的「刺青師」;于賡哲推測,岳飛背上的4個大字,很可能不是岳母刺的,而是入伍之後,他胸懷大志想盡忠報國,因此找軍隊的「刺青師」幫忙刺的。

#岳飛 #岳母 #盡忠報國 #刺青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