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雖不方便,但50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先民,卻選擇將屋子蓋在山坡上,讓考古學家都非常好奇,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任賈笑冰提到,有可能是受環境因素,或是古人認為「統治者山居」,住山坡上就是想離神近一點。

紅山文化位於東北平原和蒙古高原銜接地帶,距今約5、6000年,是大陸北方地區重要新石器時期文化之一,當時以農業、飼養家畜和狩獵、採集野果為生,也製造出許多生產工具,例如打製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其中農具數量甚多。

根據大陸網路節目《似是故人來》介紹,紅山文化先民主要居住於山坡上,而非在較舒適的平地生活,第一可能是受到自然環境影響,紅山文化時期經歷暖濕期,因此河川溪流的水位較高,現今看到的平地可能是汪洋或沼澤,古人只能擇高而居。

賈笑冰進一步解釋,第二以人文方面來看,過去認為「統治者山居」,古人非常敬畏天,若是想與天上的神溝通,就必須住在山上,才能與神更靠近。此外,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唯有紅山文化有明確的宗教遺跡,以在牛河梁遺址發掘出的女神廟為代表。

#紅山文化 #新石器時期 #農業 #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