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學家2000年在山西省臨汾市發現西周墓葬,並出土一件詭異青銅酒器,外型設計成鳳鳥,雖然它是裝酒的器物,卻沒設計能倒出酒的出水孔,讓專家們都很好奇,進一步了解得知,這是一件用於祭祀的禮器,並不是拿來喝的。
根據大陸電視節目《開講啦》介紹,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晉侯燮父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銅酒器,稱為「鳥尊」,高39公分、長30.5公分、寬17.5公分,整件鳥尊是鳳鳥回眸造型,背上還有一隻小鳥,也就是酒器蓋子的把手,器物根據不同部位刻有各種紋飾,包括羽片紋、雲紋、雷紋等,目前收藏於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院長張元成提到,鳥尊的頭部、胸部、腹部及尾部,都沒設計能倒出酒的孔洞,而掀開酒器蓋子會發現9字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表示該器是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西周滅掉商朝後,認為「商人好酒而誤國」,於是頒布歷史上最早的禁酒令,但並非全面禁止百姓喝酒,而是告誡適量飲酒。
張元成進一步說明,周朝非常重視祭祀,在當時的宗廟祭祀中,酒仍是溝通天地的重要媒介,因此祭天地與祖先時,必須使用酒,特別是酒香能溝通上天與人間,保佑子民生活美滿。而鳥尊的歷史價值非常重大,見證了第一代晉侯開國之初的功業,而且周朝人崇敬喜愛鳳鳥,可見鳥尊屬於高規格祭祀禮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