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學家在湖北雲夢縣發現「睡虎地墓葬」,出土記錄秦統一前後的竹簡,不僅如此,還有數個秦式器物,發現上面經常繪有牛與馬的圖示,也讓人感到好奇,專家表示,其實與商鞅提出的「耕戰」有關,牛馬正是制度下重要的戰略物資。
大陸央視紀錄片《尋古中國》近日介紹,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文物中,牛和馬的形象反覆出現,例如牛馬紋漆扁壺,屬於典型秦式器物,上面的圖案是當時的社會寫照,扁壺一面繪有雄壯有力的牛,另一面則是奔跑中的馬匹與飛鳥。
大陸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振裕解釋,這種現象是典型的耕戰思想,壺上圖畫是馬奔跑速度比鳥快,表示這是一匹戰馬,而牛是農業生產的重要角色,所以會刻意將牛畫的很肥壯,牛若是身強體壯,就有能力耕種,使糧食充裕。
陳振裕進一步說明,商鞅將其歸納成耕戰政策,當時注重農業發展,糧食足夠才能打勝仗,耕戰就是主張重農重戰、富國強兵政策,百姓平時耕種生產,遇到戰爭就征戰四方,該制度使秦國提供源源不絕的兵源與後勤保障,而牛與馬是當時重要戰略物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