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業社會重視養兒防老,撫養子女以防備年老時無人奉養,反觀現代有許多老年福利與保障,古人若膝下無子該怎麼辦呢?宋朝很重視老人問題,為了減輕子女的養老負擔,頒布一系列激勵措施,到了南宋時期還有養老機構。
大陸微博帳號《中國歷史研究院》介紹,宋朝將「孝道」作為治國理念,重視養兒防老,為了減輕子女的養老負擔,還頒布一系列鼓勵措施,例如宋孝宗曾下詔,「祖父母、父母年八十歲以上,特免戶下一名身丁錢物」,類似現今的贍養老人能減免稅收等措施。
百姓若沒有子女又無親戚,宋朝政府也有相關保障,每年統計全國鰥寡孤獨老者的人數,由政府以皇帝御賜的名義發放糧食。另外還有像老年保險的商品,南宋地方志《新安志》記載,新安知縣以朝廷名義成立官方基金,百姓年輕時定期交錢,老了能拿回本金與利息。
北宋末還立法「居養鰥寡孤獨之人,其老者並年滿五十歲以上,許行收養,諸路依此。」指凡50歲以上的鰥寡孤獨老人,可進入政府在京城設立的養老院生活,國家會給他們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錢;80歲以上另給大米與買柴火錢;90歲以上老人每日醬菜錢20文,隨季節添購衣物,到了南宋時期,京城曾設立4間養老院,設備都相當齊全。
文章來源:人民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