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會,帝王為了維持秩序,會頒布嚴刑峻法整頓社會風氣,而斬首則被列為官方執行死刑的手段之一。不過外界不解,倘若是彪形大漢被五花大綁帶上刑場也就算了,為何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也必須被牢牢束縛?對此,晚清知名的劊子手鄧海山曝光背後2大真相。
根據《搜狐網》報導,古代女子很少被砍頭,因為社會地位低下,一旦作出傷風敗俗的事情,自然會受到家法處置,像是吊死、活埋或被浸豬籠等,很少經由劊子手行刑。一般認為,大多數女子都沒經歷過這種大場面,而五花大綁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女囚在行刑前,突然做出具有攻擊性的行為。
不過作為晚清最後一名劊子手的鄧海山就曾解答,直言囚犯身上的綁繩,是一種代代傳承的「死亡綑綁術」,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押送囚犯。
其次是囚犯面臨死亡時,會陷入極度恐懼之中,一旦午時三刻的斬首時間到了,情緒有可能會瞬間崩潰,導致身體機能失靈而大小便失禁,透過死囚綑綁術將其固定,則能防止排泄物順著褲管流下的尷尬情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