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中唐共有27位公主曾經改嫁,比例極高,有些甚至還嫁了3任老公,究竟唐代公主為何會盛行改嫁之風?大陸歷史作家張程指出,主要是因為當時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包容,且大多數公主的婚姻被視為政治手段,和她們個人的情感無關。

張程指出,唐代公主盛行改嫁主要可以從2個層面解釋,第一是唐代的社會風氣相對來說比較寬容,因為唐代胡化風氣較重,在少數民族的觀念中,男女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兩宋之後那麼界線分明,在胡人當中女性的地位也相對較高,尤其唐代還受到佛教影響,在佛教中也有男女平等的觀念,因此唐代社會自然較為開放、寬容。

第二,皇室或上層階級家庭出身的女兒改嫁,往往不單純是為了婚姻與愛情,而是出於政治聯姻的需求,將婚姻作為一種政治工具,變成了調整權力結構的手段,因此仔細觀察唐代公主改嫁的對象可以發現,大多都是官僚、士大夫層級的男性。

但到了兩宋之後,社會風氣逐漸變得保守,男女之間存在強烈的分寸與界限,女性必須遵守三從四德,「改嫁」才成為駭人聽聞、不守婦道的詞彙;不過張程也說,儘管到了兩宋之後,底層社會的婦女也依舊存在改嫁現象,因為對於她們來說,生存下去才是最優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唐代 #公主 #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