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帝共有35名兒子,其中24名存活下來,並有9名皇子參與了皇位爭奪,史稱「九子奪嫡」,皇四子胤禛脫穎而出,成為繼任皇帝「雍正」後,兄弟們不是被殺、被貶,就是被囚禁,然而皇十二子胤祹卻得以逃過劫難,活到79歲善終,在世時甚至備受器重,主持了康雍乾三朝的重大喪儀。
根據《國家人文歷史》報導,胤祹的生母是定妃萬琉哈氏,從小由宮廷侍女蘇麻喇姑撫養長大,在所有皇子中屬於邊緣角色,直到24歲才被康熙封為固山貝子,胤祹知道母妃的位份較低,自己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也沒有人會在身邊簇擁,因此一直堅持著不爭不搶、自我保全的行事原則,自然也沒有參與為了競爭皇位而引發的「九子奪嫡」。
康熙年老體弱後,需要找個靠得住的人,來掌管負責管理皇家大小事務的總機構「內務府」,於是看上了做事細緻周全,還非常注重孝道的胤祹,任命他擔任署理內務府總管事,且康熙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
雍正繼位後,冊封胤祹為多羅履郡王,掌管禮部,希望透過這個行為安撫群臣,不過雍正個性多疑,隔年就將胤祹的爵位降為貝子,一年後又降為鎮國公;後來雍正駕崩,乾隆繼位,一登基就立刻讓還在世的胤裪負責雍正的喪儀,結束後又委任胤裪掌管禮部與宗人府。
乾隆十三年,皇后富察氏因病去世,乾隆傷心欲絕、日夜掉淚,胤裪又擔起辦理皇后喪儀的大任,也因此讓乾隆對他更加信任,最終一路高升,做到軍機處議政大臣的位置,並且平安地活到了79歲,成為康熙所有兒子中最長壽的一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