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許多宮廷劇都是以清朝的時空背景進行拍攝,其中當大臣覲見皇帝時都會先拍打兩下袖子,才正式下跪,事實上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舉動,除了與滿人獨特的服裝有關,還暗藏4大官場玄機。
根據《新浪網》報導,官員跪拜皇帝前必須先甩兩下衣袖的禮儀,是清朝獨有的現象,由於滿人在入關以前,一直生活在天寒地凍的東北地區,過著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基於方便都會穿著一種無領、大襟、束腰、四面開衩的旗袍,除了禦寒性高,穿起來暖和舒服,還利於騎射打獵。
這類服裝的特點就是袖子很長,袖頭的形狀像馬蹄,所以人們稱之為「馬蹄袖」或「箭袖」,滿語則稱為「哇哈」。滿人入關後,雖然日子過得錦衣玉食,很少騎馬打獵,但服飾被保留下來,而當大臣在覲見皇帝時,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袖子放下來後再行跪拜禮,滿人稱之為「放哇哈」,以示對皇帝的尊重,背後暗藏4大官場玄機。
首先,「卸箭袖」的舉動是為了向皇帝展示忠誠,表明身上沒有攜帶武器;其次是表現一種下級對上級的尊重,被賦予了另一種政治含義,成為滿族行君臣大禮的動作,尤其在重要場合,這項禮節不能少。
第三,「甩袖」的動作可掃除身上灰塵,意味著以潔淨之身面見皇帝;最後,古代有「兩袖清風」的說法,面聖時除了拍打袖子證明自己沒有圖謀不軌,也表明自己清廉、不貪贓枉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