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早在唐朝時期就出現,是當時藩國進貢的重要禮品之一,但當時並未造成危害,卻在千年後的清朝快速散播,原因有2個,除了清朝國家腐朽外,英國人將鴉片稱做福壽膏,廣告標榜可延年益壽,讓貴族爭相吸食,甚至擴及到民間。

根據《搜狐網》報導,19世紀初的英國為了解決中英貿易間的逆差,決定向清朝大量推銷貨物,企圖撬開其封閉的大門,其中包含大量的鴉片,此舉不僅扭轉了多年來的貿易逆差,也讓大清國庫虧空。

雖然林則徐等人意識到情況不對開始採取了禁菸運動,但此時鴉片成癮者已超過千萬人,此舉不但惹得吸食者不滿,還激怒了英國政府,英國因不滿利益受損而發動了鴉片戰爭。

從唐朝便傳入的鴉片歷經千年都未造成太大危害,但在清朝卻造成嚴重影響,這與清朝的鎖國政策與國家腐敗有關,清朝的貴族在國家供養下衣食無憂,手握大量錢財卻找不到新的玩樂方式,鴉片便成了他們滿足心靈的物品,因此迅速擴展,之後民間也跟著仿效,成癮的人相當多。

能讓貴族們願意購買鴉片,也跟英國人將其包裝成福壽膏有關,以延年益壽作為廣告標語向眾人推銷,嚐試過的人也在吸食後難以自拔,進而相信其宣傳的功效,成癮後已離不開它。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鴉片 #清朝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