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誕生無數英雄豪傑與軍事謀士,而劉備能夠建立蜀漢政權,迅速崛起並穩固一方,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南陽臥龍諸葛亮。不過,在劉備與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局面下,諸葛亮在臨終前佈下一道局,找來費禕輔佐劉禪,進而除掉魏延和楊儀,為蜀漢續命30年。
根據《網易》報導,蜀國名將魏延勇猛善戰,但是沒有宏觀的戰略格局,諸葛亮臨終前擔心魏延一意孤行,與司馬懿硬碰硬;同樣,楊儀作為蜀國文臣卻自恃甚高,很多時候對於諸葛亮的策略總是陽奉陰違。當諸葛亮預感自己時日無多後,十分擔心這兩人會葬送蜀漢江山,於是先找來費禕輔佐劉禪,再趁機瓦解兩方勢力。
費禕看著諸葛亮留給他的遺書上寫著「魏延不從命,可斬之」,思索之後決定讓兩人鷸蚌相爭,先利用楊儀除掉魏延,再設計除掉楊儀。費禕看準魏延和楊儀積怨頗深,於是將遺書內容告知楊儀,畢竟在蜀漢之中,最想除掉魏延的,正是楊儀。緊接著,費禕開始挑撥魏延,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讓魏延認為是楊儀阻礙了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最終在費禕的策反下,魏延真的反叛了。
這樣一來,剿滅魏延的理由就有了,尤其還有丞相諸葛亮的遺書作為佐證,西元234年,魏延在逃亡途中,被楊儀所派遣的馬岱所殺。楊儀手握兵權與政務後,逐漸得意忘形,雖然劉禪才華平庸,但他也看不慣楊儀的嘴臉,加上費禕也會上書提醒他楊儀的種種過錯,時間久了,劉禪對楊儀更加厭惡,便直接棄用他,失去君主信賴的楊儀最終含恨離世。
就這樣,費禕悄無聲息地解決了諸葛亮臨終前的一大心病,雖然除掉兩員大將,但靠著穩定的內政,讓蜀漢政權得以再撐30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