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要問,為什麼是朱德庸?「因為這3個字代表一個華人文化品牌。」朱德庸大陸總代理北京點形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趙從旻指出,朱德庸漫畫長期在華語主流媒體連載,在兩岸三地、東南亞、北美華人圈形成持久影響力,光在大陸以他之名創造近4億人民幣文創產值,甚至被喻為唯一能抗衡日本漫畫銷售熱潮的東方不敗。
所以,稍早新加坡政府也有意提供朱德庸一個房子做為創作基地,條件只有1個,就是要他在每個作品都印上Made in Singapore。
朱式漫畫的感性和符號消費
顯然,這位以《雙響炮》成名、《澀女郎》暢銷的台灣漫畫家,已被多個華語國家視為發展文創產業的旗手之一。朱德庸說,從一位漫畫家走向一個文化品牌,是這10年到大陸發展才有的想法,「但我沒有用任何一個商業模式來推廣,只是守住創作者的位置,照自己的方式做可做的事。」
時間回到99年,他的漫畫開始在中國正式授權,當時他和兒子在台灣家裡玩得正開心,壓根不想到內地宣傳,沒想到去了後把他嚇一跳,連著3天在飯店大堂接受數十個媒體馬拉松式採訪,興起他對大陸市場的興趣。
此後,朱德庸每推一個新作幾乎都賣錢,他談婚姻家庭、街頭文化、人生困境,也從非大人視角看世界,每每在中國出版圈掀起招標熱潮,據說幾年前出版社用他的名字可以跟銀行借錢;他的作品也成為各方合作標的,每部作品均授權改編為電視劇,還有舞台劇、音樂、手機無線增值服務、網絡產品、廣告代言等衍生授權廣泛,不少為業界先鋒或年度營銷個案,像是新作《絕對小孩》系列正版銷售2年破百萬創開卷紀錄,暑假在央視網上線,是中國第一部手機電視動畫。
從大陸方面對他的禮遇也可見其影響力,'07年開先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絕對小孩》電視活動、情境劇、大型舞台劇記者會;這3年中國國際動漫節都設立「朱德庸日」,以往這類主題日皆以國家命名;他的人和漫畫每每在京奧、兩岸開放旅遊等大事件裡任要角。'09年就有大陸媒體提問:為什麼朱德庸會紅?
據趙從旻的觀察,朱德庸漫畫不斷傳遞文化娛樂產業中2個重要訊息:感性消費和符號消費,創造了屬於中國人的現代幽默方式和內容,以及華人的時尚流行文化。他的幽默讓人想笑,笑後重新思考人生、或得到活下去的力量。
20多年來朱德庸漫畫正版銷售逾千萬冊,被盜版的不知多出幾倍,影響力涵蓋華人圈,是杭州市政府搶著砸13億元在白馬湖生態創意城興建一個朱德庸幽默館的關鍵,周邊還有朱德庸工作室、漫畫主題酒店等,企圖串起一個文化創意品牌的產業價值鏈。
這些都超出台灣的想像,「我用10年時間證明亞洲國家發展文創業可行模式,與其讓民間企業慢慢摸索,不如由政府搭機制、籌資金,傾全力砸在少數幾個成功案例上。」據悉,台灣官方沒有考慮配套,是朱德庸沒點頭在台灣設館的原因之一。
文創夯帶來契機和陷阱
他進一步解釋,文創是精密產業,歐美國家用成功內容、商業機制推廣到全球,創造可觀利潤,形成文創產業,後起的亞洲國家需跨一大步才可能趕上,像中國大陸、新加坡都積極提供創作者配套,將錢直接投資在創作者身上,但台灣目前是將錢投注在文創企業而非創作者。
「創作者才是文創產業的根源。」朱德庸感慨,近10年台灣漫畫圈該來中國的人都來了,許多變成生意人、到處集資,但是只要跳下來經營就慘了,美日國家的文創機制說明了創作者不可能變成經營者,若一心一意想著量產,被市場推著走,品質會被稀釋,更奢談創作,「天下從不缺商人、經營者,創意人才卻是可遇不可求。」
朱德庸畫漫畫23年僅出21本書,在市場熱時反而刻意放慢節奏,從不管授權、市場種種,就是避免落入經營者陷阱,掉入市場模式泥淖,他深信,作品為王,只要作品暢銷自會衍生許多合作方案,孕育一個文化品牌;他的漫畫都圍繞在人生這件事,他把生活當作創作泉源,也因為作品有生活感、持續創新體裁,才能引領消費者,影響兩代甚至三代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