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由於具有通路的優勢,短時間有可能會把台指選擇權的客戶引導到指數型認購(售)權證上,這一點屬於短多部分。至於長空方面,由於指數型權證在很多地方都沒有台指選擇權優,經過一段時間的比較之後,投資人最終還是會回到台指選擇權的。

台指選擇權光最基本的交易策略即有:買進買權、賣出買權、買進賣權、賣出賣權等4大交易策略,但指數型權證,卻只買進權證一種策略。更沒有選擇權的價差交易、跨月價差交易...等,預期在指數型權證的蜜月期過後,台指選擇的優勢,還是會再被肯定的。

指數型權證是由券商發行的,屬於零和遊戲,但台指選擇權方面,期貨商和客戶的關係則是合作的關係,希望客戶去贏別家期貨商的客戶。

至於怎麼用選擇權避險,到底什麼時候避險,可以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去訂一個臨界點,然後決定要足額避險、部分避險或是充分避險。

至於後續的推廣方面,個人有幾點建議,第一、是要多舉辦研討會、免費的說明會。以元大期顧為例,去年就辦了3、4百場說明會,今年一定會更多。第二、對期貨公司的員工、營業員也要做教育訓練;以元大期貨的例子,每個月都對內部員工做2次教育訓練,並輔導員工考相關證照。第三、交易系統不斷提升、改善。

第四、提供客製化服務,對不同的客戶做符合個別需求的量身訂做服務。第五、對選擇權交易策略多著墨,以集思廣益的方式,將成功的交易策略做整理,並釋放給投資人。第六、提供特定法人量身的程式化交易。第七、可以考慮將IB服務部、顧問部、研究部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推廣部。第八、期交所、期貨公會具有制高點的高度和公正性,登高一呼辦推廣活動,應該比期貨商自行辦理推廣活動,更具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數型權證 #期貨商 #策略 #避險 #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