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山大道在一九六○年代出道,一九七○年代就奠定了他在日本近代攝影的地位。他在在國際間頗富知名度,一九九九年舊金山當代藝術館為他策畫「徬徨之犬」大型巡迴回顧展,是日本第一位在美國一流藝術博物館舉辦完整回顧展的藝術家,他的回顧展更巡展至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自傳《犬的記憶》 首度在台發行

現年七十一歲的森山大道,出生在大阪,原本是位默默無名的平面設計師。廿歲那年他先後經歷了父親過世、愛人離開等不順遂,他興起「我要去攝影」的想法。經人介紹,森山大道進入關西著名攝影家岩宮武二的工作室擔任助理,開啟了進入攝影世界的門扉。一九六一年他轉赴東京發展,擔任攝影家細江英公的助理,協助完成三島由紀夫攝影集《薔薇刑》的拍攝。

森山大道鏡頭下的人事物,總帶有一股抑鬱、蕭瑟、甚至絕望的氣質。被攝對象和觀者之間存在似近還遠的距離,並且有種猶如八釐米影片不斷閃爍、晃動的影像切片的氣氛。森山大道的創作素材總是來自街頭,他自喻是「野犬」,總在街頭浪蕩。

他在《犬的記憶》書中,娓娓道來自己如何成為「野犬」的經過。他少年時求學過程顛簸,他討厭學校,自認有「放浪癖」,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卻因整日在街道閒晃,被學校開除。父親四處奔波,讓他轉入另一所高中美工科,沒想到學校附近是遊樂場,他整天徘徊在熱鬧的街頭。原本他該被開除,學校法外開恩,讓他從日間部轉到夜間部,卻讓他剛好「趕上」深夜笙歌的紅燈區。後來學校要求他自動退學,「我已經變成一隻野犬,無法忘卻沒有項圈的樂趣。」

自認有「放浪癖」 就愛不繫項圈

他說自己是街頭小孩,後來的不同只是脖子上多掛一台相機。「野犬沒有專屬固定的領域,牠們總是為了尋找食物流連街頭。我的拍攝範圍並沒有固定的場域,為了尋找被攝對象,我如同野犬般走在街頭。」

一九七一年,森山開始在青森縣拍攝流浪狗,有一次他從下榻旅館走到大街上,一隻狗剛好在他面前回眸,森山即時拍下。高反差的黑白影像,凸顯出狗眼神的落寞陰沉,這張照片成了森山攝影的經典。

#犬的記憶 #街頭 #森山大道 #拍攝 #回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