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位中國名女人的賺錢智慧》一書指出,某次歐洲貨幣貶值,貝爾馬進口成本加大時,李桂蓮主動開發可替代的大陸物料而降低對方成本,也建立起雙方長期合作關係。目前,貝爾馬每年給大楊集團的訂單增至100多萬件;其後,李桂蓮運用類似方法,與歐洲20多家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1997年,大楊集團的日韓訂單驟減,李桂蓮親自赴日韓調查,才發現客戶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於是她親自調低加工費,讓客戶有生機;隔年經濟復甦後,客戶主動調回原價,雙方合作關係更鞏固。

當大楊在華南的兩個競爭對手——雅戈爾和杉杉,選擇多元化發展道路時,李桂蓮則對服裝領域外的生意沒有興趣。2000年,大楊集團旗下的大楊創世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所得資金幾乎全部投入服裝本業。

不為人作嫁 決心自創品牌

經過多年服裝加工出口經歷,大楊創世日益壯大,也讓李桂蓮興起自創品牌的決心。

「我們生產的服裝再多,卻仍受制於人家的訂單;我們的服裝品質再好,卻只是為人作嫁衣,人家賺取的是幾十倍於大楊集團的利潤,為什麼總得『我們養牛,人家擠奶』?就因為中國沒有在全世界叫得響的服裝品牌!」李桂蓮說。

1997年4月,李桂蓮在「中國服裝創立世界名牌新聞發布會」中,隆重推出親手創立的高級男裝品牌「創世」。

不過,據「金羊網」報導,沒有任何品牌經驗的李桂蓮樹立品牌的過程也異常曲折。曾和日本企業合作的大楊創世,因日方不了解中國大陸市場,以失敗告終;後來,改聘大陸品牌專家,效果仍不明顯。

對於打造創世品牌的幾次失敗,李桂蓮坦言,「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花了很多學費。我想將來對於國內任何企業來說,要創自己的品牌,都要有這個思想準備,也得花學費,也得有這樣一個過程,你不投入的話,不賠,這個品牌是不可能建立的。」

重金招聘國內外人才

直到2003年3月,溫州夏夢服裝與義大利著名服裝品牌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合資建立服裝公司,並共創新品牌後,給了李桂蓮靈感。她,把合作目標鎖定義大利高級服裝品牌Armani。

「我們不可能一夜創一個品牌,但可以縮短創品牌的時間,」李桂蓮說,「與國際知名品牌進行強強聯手、進行合作是一條捷徑。」

為贏得Armani芳心,李桂蓮透過在義大利服裝界朋友關係,讓兒子加入總部設在美國的世界頂級服裝設計師協會,並在該協會刊物刊登大楊廣告。

「如果不能打入(這些頂級品牌交流)的圈子,就連跟他們對話的權利都沒有,」李桂蓮說。她的苦心沒有白費。在設計師協會中,大楊集團結識了Armani首席設計師。

在大楊集團副總裁劉文獻眼中,李桂蓮「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智慧程度卻很高。她每天都在學習,並且眼光非常獨到,都是和國際大師學習,一般的水準,她是看不上的。」

大楊集團不只從義大利招聘著名服裝工藝師,也用義大利物料與版型設計,創造創世品牌新形象,並從日本聘來數名工藝師設計新型服裝。《服裝時報》也指出,包括日本青山商事、義大利GFT集團,以及Armani等世界頂級時裝品牌都是大楊創世合作夥伴。

為闖蕩新世紀國際市場,李桂蓮除不惜重金招聘國內外優秀人才,並積極為組建大楊集團「新生代」奔波。她的用人標準是:30歲上下的複合型人才,到任後不配翻譯、司機,給的專車要自己會開,與外商打交道會講外語。

創世 終創世界品牌

2006年8月,時任中國商務部部長的薄熙來親臨大楊集團視察,現場稱讚「創世界服裝名牌,長中國服裝人志氣」。

2007年3月,大楊受邀成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成長型企業會員,也是大陸服裝業唯一代表;同年9月,李桂蓮出席該論壇首屆新領軍者年會。

不論主持會議或會見重要嘉賓,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全程身著創世西服,創世品牌因此成為會議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10月,巴菲特造訪大連,穿上創世為他量身訂做的西服後,親自回信說「創世西服太合身了,太帥了,這樣舒適的感覺從未有過」。

經過多年發展,大楊集團現已具備世界一流服裝生產加工能力。從30年前的65台縫紉機,取而代之的是60多條大陸最好的服裝生產線,以及各種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9000多台;員工人數也從85人壯大到超過1萬1000人,西服出口量躍居全大陸第一。

「看看我們的西服,這是為成功男士準備的禮物,每個客戶都是我們的活廣告」,創建高檔服裝品牌的道路漫長而寂寞,李桂蓮卻逐步驗收成果。

如今,大楊創世正如李桂蓮最愛唱的歌:「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裡的每一個角落,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終於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

#大陸 #中國 #合作 #創世 #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