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在大陸學子眼中,是份榮耀,也是個負擔。「熱烈祝賀xx校xx理科成績全市第一!」、「熱烈祝賀xx奪得文科狀元!」每年大陸高考考完,不少考得不錯的學校都拉出布條,忙著向社會「報喜」。

事實上,禁止成績排名,禁止炒作狀元,大陸有關單位年年都在規定,但規定歸規定,高考成績、狀元照炒不誤。

究其原因,與科舉考試延續下來的狀元情結在中國文化中已根深蒂固脫離不了關係;且在當前教育評價體系下,學校需要成績當籌碼。

大陸教育專家認為,禁止炒作狀元,規定易出,打破公眾心目中的狀元情結難。《南方日報》評論也曾指出,「狀元」之爭,是因大陸社會上瀰漫著「短視近利」風氣。

教育本是長遠的大計,但在諸多學校瘋狂追逐高升學率,努力生產「狀元」來打響知名度以便招生,在這種風氣的帶動下,教育領域處處都有利益之爭的影子。

《青島早報》評論曾指出,就是因為學校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狀元」能夠轉變為學校的經濟利益,所以才更競逐炒作狀元議題,讓狀元情結成了條打不開的「死結」。

#大陸 #高考 #炒作 #教育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