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而言,國慶檔向來是大片的必爭之地,而今年國慶檔更是熱鬧,包含《麥田》、《盜版貓》、《風聲》、《狼災記》等10部新片上檔,排片密度高,平均一天便一部上映。首先開跑的是台灣導演陳國富執導的《風聲》和第五代導演何平執導的《麥田》。
《風聲》驚悚 酷刑伺候
《風聲》是陳國富首次在大陸拍攝的驚悚間諜影片。雖說披著「主旋律」大衣,但實為類似好萊塢式驚悚恐怖類型片,其中「酷刑」的部分引起熱烈討論。故事背景是抗日時期,為了揪出地下抗日組織、也是共產黨員「老鬼」,日軍特務機關長武田設下鴻門宴將一干人囚禁在別墅,施以酷刑,但酷刑之下,仍有人秉持信念將情報送出去。陳國富表示,這個劇本讓他愛不釋手,必定能夠吸引觀眾。
《風聲》改編自麥家的同名作品。以諜戰電視劇《暗算》在大陸紅透半邊天的麥家,曾獲得茅盾文學獎,是大陸知名作家,《風聲》是他2007年的作品。他表明,這本書的內容出自一位教授向他透露的親身經歷,而他花了近三年時間採訪一些當事人,並且寫作完成。因此,都是真人真事。
現年45歲的麥家,曾在軍報系統工作,也就是所謂的「特務」。因此,對於諜報故事非常擅長,但不曾提及過去具體的工作。然而,藉著寫作,也撥開了這類工作的想像雲霧。
《風聲》於29日在大陸上映,原著10月於台灣出版,電影則於10月底在台上映。
《麥田》唯美 藝術獻禮
在商業模式電影外,第五代導演何平拍攝的《麥田》在類型上顯得難以歸類。《麥田》故事描述一個謊言的故事:兩個趙國逃兵無意中逃進了趙國一處藏有謊言的城池,為了在此藏身,他們蒙騙城中的老百姓說趙國勝利了,自己是「戰鬥英雄」,結果受到了崇高的禮遇和崇拜,為了享受這輕易得來的一切,他們只好繼續把謊言編下去。
《麥田》的敘事主體卻不是戰爭,而是成熟的麥田、一群女人和三個陌生男人。在試映會後,觀眾評價這片子寓意很深,但故事性不強,也有觀眾認為該片很值得欣賞,的確是很新穎的一部華語影片。
由第五代導演出手的電影,「藝術性」十足。何平表示,「電影需要觀眾的內心讀解。對於節奏的問題,只要觀眾有智慧,不在乎情節過快或過慢。」何平曾監製《大腕》、《手機》等賣座片,也曾出任哥倫比亞電影製作公司顧問,深諳商業電影運作模式,但拍《麥田》時卻依然堅守自己的藝術理想。他說,「我沒興趣拍那些按套路走的類型片。我知道怎麼拍賺錢的電影,但我自己拍的電影,希望是有興趣的東西。我不會賠錢,我相信《麥田》一定有它的觀眾。」
國慶檔的藝術片,不僅只有《麥田》,還有同為第五代導演田壯壯的《狼災記》。《狼災記》將於10月2日上映,但影片宣傳卻宣揚「田壯壯轉型,挑戰商業大片」,讓他自嘲說,「再商業的電影,到我手裡也變得不商業了吧?」
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的熱烈,由電影類型的多樣可看出,而這些電影,也顯示了中國大陸電影多元化的趨勢樣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