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學家分析,在香港發行大陸國債,除了推進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對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振大陸經濟都有積極作用,可說一箭三鵰。

踏出第一步 企圖一箭三鵰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大陸中央政府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將為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提供定價基準,讓人民幣離岸市場收益率曲線更合理,藉此推動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湯敏表示,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既為中央財政籌資開闢新管道,且籌資成本更低;另外,還為滯留香港,伺機準備進大陸的國際熱錢提供一個投資管道,分流了部分投機資金,減輕熱錢壓力。

三管道認購 總規模六十億

昨天開賣的六十億大陸國債,共分三種期限,其中二年期國債主要銷售對象是個人投資者,五年期國債主要面向法人投資者,三年期國債則視認購情況,在個人與法人間配售;不過零售部分將不少於廿億元。

據了解,未來每半年派息一次。二年期利率為二.二五%、三年期則為二.七%、五年期是三.三%。

為了能讓更多香港投資人買到大陸國債,從九月廿八日到十月廿日的認購期間,投資者可透過銀行櫃檯、網上銀行與電話銀行等三個管道進行認購。擔任大陸國債在港發行的十九家銀行中,除傳統的匯豐、恆生、中國、工商等大型銀行外,屬於台資富邦、上海商業銀行也被列為國債的銷售銀行。

投資潛力足 搶購熱潮可期

由於人民幣幣值堅挺,加上回報率超過許多港幣資產,加上國債收益穩定,香港銀行界普遍認為,六十億國債勢必在法人與個人投資者之間,掀起搶購熱潮。台灣民眾如果有意,可以到香港購買。

目前,國際重要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對大陸長期主權債評級為A┼,對短期主權債評級為「A─1」┼。如大陸金融業等行業狀況持續改善,標準普爾認為,大陸主權債評級可能還會再上一層樓。

#人投資 #香港 #法人 #認購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