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第二鈾濃縮工廠早已被美以偵知,伊朗也知道難以隱祕,索性公開通知了國際原能總署,所以這一行動,不能解釋為伊朗態度軟化。而隨著這公開,伊朗便接連發射了飛彈,以表示強硬不改。
伊朗的政策不可能改變,它的理由原則便是核能和平運用的權利,不論西方國家談判的策略如何,不管威脅與壓力多大,伊朗始終堅守這個際線,因為你如指摘其有發展核武的計畫與行為都拿不出證據,而他如此表示都合理合法。伊朗實際上是想要核武,但現階段誰也抓不到確實證據。預料在十月一日的會談中,它的立場仍如此。
而對方呢?美國是非常急,美國認為現階段如不能制止伊朗發展核武,那就會成為第二個北韓,待其有了核武之後,一切便太遲,所以在不動武的原則下,無論如何要以強硬的制裁手段使其中止鈾濃縮。為此,歐巴馬不惜以停止在捷波部署反飛彈系統來換取俄羅斯在伊核問題上的合作。
英國當然是以美國為馬首,德國與法國對伊朗發展核武的恐懼不遜於美國,如果俄羅斯改變態度,那就只有中國立場的商榷了。
中國的立場始終含糊,到昨天為止,外交部的聲明仍是:「六國應致力於通過對話與談判」,這態度與它對解決朝核問題的表面說詞相同,但事實當然不同,中國與伊朗有能源投資等商業利害,而沒有政治外交上的利害,如果制裁不傷及中國在伊朗的利益,北京就沒有必要與其他五國唱反調,但如損及其利益,那就未必會支持制裁。至於俄國,雖然已表示支持制裁,但卻並非空白支票,若制裁程度不深則可以支持,否則它不會拿與伊朗的友誼作賭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