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榮味有數十年交情的國民黨立委蕭景田表示,張榮味就曾在一次私下場合向他說:「買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改變!」這次立委補選,張派力推雲科大教授張艮輝算是一個開始,不過沒想到最後成績不如理想,給張榮味相當大的震撼。

與十多年戰友張輝元反目,對張榮味內心也是一大衝擊,張榮味當時想,雲林補選的缺額就是因為張輝元涉及賄選而起,「要我再挺張輝元選舉,雲林人能接受嗎?」但選戰無情,兩名昔日戰友越選越激烈,一張「青埔宮,整碗捧」的文宣,攤開雲林國民黨地方勢力與張榮味的恩怨情仇。

雲林的派系勢力鼎盛,從早期的縣長廖泉裕以降,到許文志、許舒博的許派,甚至前立委林明義的「小林仔派」,更不用說這次與張榮味反目的張輝元水利系統,在張榮味勢力崛起後幾乎都被「大一統」。但也有雲林政壇人士觀察,這些「殘存」的雲林派系勢力過去對張榮味頗有意見,完全是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次,壓力鍋就在立委補選後一次爆開。

事實上,在這次立委補選前,除了雲林縣長一職,張榮味勢力早已掌握雲林政壇,女兒張嘉郡與水利會張碩文分居雲林兩席立委,張榮味妹婿張永成是台灣省農會理事長,同屬張派的林啟滄是台灣省漁會理事長,就差一步,張榮味的確可完全主宰雲林政壇。

但是,張派原本預估即使與水利會分道揚鑣,張艮輝應該還能獲得五、六萬票。不料,傾黨和派系之力,只小勝張輝元六千餘票,相對顯示,水利會從張派抽離後,基層實力其實和張派不分軒輊。

即使張派成員對外說法一致,強調退選縣長與立委補選敗北無關,不過,張派核心幕僚也不諱言,擔心縣長選舉時,會有骨牌效應。綜觀全局,權衡利害得失,退選是為派系在補選後重傷止血,以四年為期療傷,後勢才有可為。

#立委補選 #政壇 #縣長 #張派 #張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