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荒謬處在於人事次長等人也不過是「等因奉此」橡皮圖章而已,沒有「長官的指示」,人事次長怎麼敢上簽。國防部高檢署不察上級,找下級墊背,企圖對「買官案」向社會大眾有個交代。其次,歷任總統任內都有發生重要軍職異常升遷,或不符資格晉升的案例,特別是陳前總統任內,最為嚴重。時任的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難道都沒有法律或政治責任嗎?

這些人治色彩濃厚的弊端,凸顯行之多年的國軍人事制度,已不符現代化精神。美國總統對三軍將領有提名權及任命權,但「決定權」在於參議院國防委員會。此種國會監督軍事將領人事制度的精神,在於尊重各軍種司令部及國防部的「建議權」,總統有「提名權」,將所提名的名單及個人簡歷、品德與資格等,送至參議院的國防委員會進行審查、召開聽證會、最後並投票表決,然後總統依據參議院表決的結果,進行任命與派職。

以○七~○八年為例,美國三軍總部及國防部建議,經總統提名,從准將至上將的升遷與派職,總計三七五四二件人事案,因資格或品德嚴重不符者,被參議院否決三十一件,而退回白宮,重議者一一九件。可見從建議、提名、審查、到任命的整個過程設計,是非常嚴謹、公平、合理與透明。透過此監督與制衡機制,其可能產生之人事弊端,就不太可能發生。

最近馬總統侍衛接連出事,如果連統帥身邊的國安特勤都軍紀渙散,國軍談何武德重建。國軍人事制度不僅要陽光與透明化,軍事人才更要優質化。一個現代化將領的培養,如果只靠軍事教育體系及封閉的軍隊苦幹實幹的環境,勢必無法因應未來全球化多元與快速變遷的挑戰。

國防的挑戰,除武器、科技、資訊、戰略與戰術外,更需要多元化與優質化的領導軍官。現代化的軍官必須要具備資訊科技的專長、全球化視野、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知識、多元文化素養與與外語的能力、國際軍事外交與談判的能力等,而台灣現行軍事教育體系,過於窄化,無法提供現在與未來國防所需要的現代化人才。

筆者曾訪問西點軍校,其畢業校友平均擁有碩士學位比例高達九十七%,維吉尼亞軍校亦高達四十%。法國軍校高年級軍校生全部公費送至國外參訪與見學,以積極培養未來領導軍官的國際視野。美軍現在最高職位的參謀聯席會主席(相當於台灣的參謀總長)穆倫海軍上將,具碩士學位及哈佛大學商學院高階經理班深造。

新加坡現任國防部長張志賢,五十五歲,曾獲得新加坡軍隊的獎學金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修四年學士課程,後至英國倫敦大學獲碩士學位。現任參謀總長郭木財中將,同樣以國防公費獲得英國牛津大學學士與碩士及哈佛大學碩士學位。以色列參謀總長阿許肯納茲中將,曾在哈佛大學商學院高階經理班深造。陸軍司令米茲拉許少將,曾獲美國紐約佩斯大學學士。

國軍幹部除要培養品德與榮譽之外,特別是將軍的總名額,還有大幅減少的空間,如以色列與新加坡參謀總長只是中將,各軍種總司令也只是少將階級而已。國軍組織再造與現代化,需要不斷注入新思維;然而國軍培養國內外碩博士名額已逐年減少,人才培育的經費嚴重不足,且國軍高階將領平均任期不到一至兩年,而人才培育並非其任內可見之績效,所以常被忽略。國軍要改革與追求卓越,亟需要積極與長期培養優秀的人才,才能建立永續國防的競爭力。

(作者為高苑科大經管所助理教授,曾任國軍營長)

#國防 #總統 #參議院 #參謀總長 #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