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客家詩,已被翻譯成華、日、韓文,更有不少機構將他的作品製成紀念品,讓文學與商品結合,足見受肯定的程度。葉日松也將詩作錄製成有聲書,希望藉著多媒體方式,開發更多閱讀客語詩作的讀者群。

葉日松自小就對文學有高度興趣,常寫詩投稿到各大報社。當時一首詩稿費20元,年紀輕輕的他很快就累積了一筆小財富,買了四錢黃金作為投稿紀念。

擔任教職長達38年,葉日松邊持教鞭邊寫詩,以鄉土、親情、遊記為內容,出版了14本詩集。為了母語的傳承,他退休後開始以客語創作大量新詩、童詩、歌謠,並全心投入推動客語教學,編教材、錄光碟,希望藉由客家文化的深厚內涵,將客語活潑化、生活化,在文學創作中融入創新概念,產生客家新意象。

1996年,葉日松應中國廣播公司之邀,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以客家話朗誦兩首客語詩,代表客家族群第一次以母語發表創作,頗受矚目。

此外,他所填的客家歌詞,也由許多合唱團體公開演唱,登上國家音樂廳及國家劇院舞台。

葉日松以客語寫詩,自編教材推動客家母語,14年來出版11本客語教學書籍,推展母語著力甚深,更榮獲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個人獎」;身為客家詩創作先驅,他的詩集不僅被選為鄉土教材,更屢屢成為客家學術領域的研究題材。

葉日松從不覺得「客語詩創作」這條路狹隘,反而因致力於保存台灣多元文化,人生更燦爛且多采多姿。他期待透過自己的客語創作,能讓所有人了解客家文化之美,讓客家精神能綿延不斷地傳承下去。

#出版 #寫詩 #客家 #客語 #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