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金管局總裁的任志剛將在9月底退休,近日他說明,香港外匯投資在金融海嘯中虧損750億,但今年第三季勁賺750億,已把金融海嘯虧損全部賺回,且外匯基金總資產直逼2兆大關。

任志剛對於任內外匯基金的表現頗為滿意,他說,外匯基金在2003年成立前,2002年底只有2800多億元資產,但現在已超過1.9兆元,雖然仍有部分負債,但任志剛說,「我們身家厚,可保持金融穩定。」

易受國際影響 保守為宜

任志剛指出,國際金融市場在全球化下,對香港的影響愈來愈大,這些浪像海嘯一般不斷衝擊香港市場;香港既然處於「風大雨大」的經濟環境,外匯基金更應維持保守投資策略,盡可能不要動用外匯儲備「派錢」。

任志剛說,「外匯儲備的運用及管理有關鍵性作用,香港是開放型經濟,易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若要維持貨幣系統的穩定,保守一點比較好。」

他強調在去年金融海嘯影響與外匯基金投資疲弱外,香港仍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實屬不易。由於歐美金融體系目前仍然未能正常運作,復甦需要一段較長時間,香港金管局外匯投資的第四季表現仍待觀察。

陸金融地位升 仍須開放

任志剛並預測,雖然目前大陸已躋身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系,但「中國在國際金融的地位一定會再提升,只是時間的問題。」

任志剛說,20國集團金融高峰會(G20)取代8國集團(G8),就象徵大陸的金融地位正逐步提升。只是目前的關鍵是大陸「是否有信心開放市場,讓跨境投資的流動性再提升」,意指外資可投資大陸的資本項目,大陸投資者也可以走出國門。

任志剛表示,過去10多年來,大陸曾出現1997年的金融風暴和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使大陸的決策者對「太開放」持保留態度,因此大陸的金融、經濟要全面改革開放,仍有一段時間。

雖然大陸的國際金融地位正不斷提升,「但形式改變與實際改變仍有一段差距」。

任志剛說,大陸的經濟增長比歐美快,但全球經濟差,大陸及香港還是受到影響,全球經濟未來出現V形反彈的可能性不高。

#香港 #大陸 #外匯基金 #提升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