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60年中,大陸言必稱「新中國」,而「舊社會」是萬惡的。現在「新中國」也已經60歲,60年當中經歷各種風雨,其中大約一半的時間是浪費掉的,而且是腥風血雨般地浪費掉。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現在總算在國際上站穩了腳步,金融危機還意外地成為揚眉吐氣的機會。
面對這樣的中國大陸,在歡慶其建立政權60年的時候,台灣社會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變化?隨國軍來台的公務員及眷屬,以及隨國府逃來台灣的百姓,加上長年受威權時期國民黨教育的外省與台灣省籍人民,現在的中國大陸對他們而言,與認知圖像截然不同。有些人很難接受原來我們過去所一直批判與同情的對象,現在竟然發展得比我們還快,在台灣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時,「吃樹皮、啃草根」的大陸同胞竟然帶著大把鈔票,眼都不眨一下地買下豪宅。眼看著大陸領導人在國際場合縱橫捭闔,台灣卻仍囿於外交上的走不出去的困境,這難道是我們所信奉的三民主義與對岸的共產主義數十年競爭下的結果?
從心理學上來說,認知的錯亂在心理上造成的衝擊極為巨大,適應的過程也非常痛苦。在這個心理過程中有人選擇全面投降,鄙視自身的一切,凡事都是對方的好;有人則選擇對現實視而不見,認為對方的成就都隱藏著重大危機,對方的小毛病都是崩潰的前兆。
這種認知圖錯亂的現象在台灣還頗為常見,這些人不分藍綠、沒有省籍之分,都可能出現上述兩種極端的心理反應。所幸台灣是個資訊公開與知識爆炸的社會,初期的心理衝擊將會在持續的資訊洪流中逐步趨緩,對中國大陸的認識也會漸次地較為客觀與現實;台灣民主化之後成長的青年一代,也因為較無當年反共教育的包袱,同時處於訊息豐富的時代,可以用比較現實的角度來面對大陸。
唯一讓人憂慮的是,台灣自民主化之後,政黨政治的發展中把兩岸議題或是國家認同議題帶入政治鬥爭當中,藍綠的政治對抗動輒以兩岸或大陸議題為鬥爭焦點,模糊了原屬於公共政策議題的討論。政治的操弄矇蔽了一般民眾,讓他們無法正確地認識中國大陸,某些政客為其個人的政治目的,甚至刻意激化人民心中原有對大陸的認知失調,連原先應該提供正確資訊的媒體也放棄天職,甘於為政客利用而加入鼓譟行列。在台灣民主深化的過程中,這種現象雖然遲早會遭民眾唾棄,但台灣社會仍要為此付出相當沉痛的代價。
現在中國大陸快速發展,兩岸也熱絡交流,我們面對此種形勢,不能期望中國大陸停下腳步等待台灣。現在大陸還願意為了中國的統一這個概念在政治與經濟上做出犧牲,如果台灣再不加快發展腳步,還小鼻子小眼睛地搞內鬥,一旦被遠遠地拋在後頭,就等著讓兒子輩跟孫子輩埋怨我們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