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預報員蕭家森指出,無論芭瑪與其東側兩個熱帶性低氣壓如何糾纏,即使暴風圈未直接侵襲台灣,三個熱帶擾動也會在太平洋海域形成大低壓帶,台灣地區本周都會受偏東風影響,北部以及東半部降雨機率偏高。

蕭家森表示,颱風凱莎娜進入中南半島後,可望在廿四小時內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外圍雲系水氣減少,明日各地雨勢趨緩。但受鋒面雲系通過影響,明日和周五全台各地仍有短暫陣雨。周六(中秋節)受到偏東風影響,北部和東半部雲量偏多,降雨機率偏高,中南部較有機會看到月亮。

十月四日以後,要看芭瑪颱風和東側兩個熱帶低氣壓的發展。這三個熱帶擾動彼此間隔一千公里,在北緯十度附近的太平洋海域由西向東排成一列,芭瑪離台灣約二千五百公里,距離最遠的熱帶性低氣壓隨時有增強為颱風的可能。

氣象局預測,芭瑪會帶著這兩個熱帶擾動以「左右對齊、前後排開」的隊形向西轉西北西前進,在十月四日逼近菲律賓和台灣附近海域。

蕭家森表示,由於這三個熱帶擾動大小差不多,未來幾天隨著太平洋高壓減弱,行進路徑逐漸北抬過程,三個環流系統可能互相影響,移動路徑產生複雜變化,暴風圈是否直接侵襲台灣還有很多變數,但外圍環流可能從四日開始影響各地,直至六日全台都有短暫陣雨。

#太平洋海域 #各地 #形成 #颱風 #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