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來,國民黨在變,共產黨也在轉變。從堅持蘇維埃國際,到標舉建立中國特色;從階級鬥爭,演化為和諧社會;從無產階級專政,推進到以人為本;從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到強調和平發展,關心環保;從不要褲子,也要原子,到聲明在任何情況下也不首先使用核武,這一切看似默默,實際是天翻地覆的變化;行之平穩,實際需要不斷自我昇華的堅決勇氣,值得讚佩,也值得台灣朝野認識肯定。
我們注意到,大陸上開始正視國軍正面抗日的史實,畢竟事實不容扭曲,否則我們何以要求韓日不要篡改歷史!我們也注意到,當大陸的傳媒、影劇仍熱衷於內戰的爾虞我詐,血腥陰暗,中共的領導人已從容大度的在國際舞台上展現積極貢獻的角色。大陸的轉變不僅是經濟上的轉變而已;在和諧社會,和平發展的旗幟下,大陸不僅對世人要宣示友好,對內更需要展示寬容。值此一甲子的更替,大陸應該有思想準備,不必再繼續歌頌內戰。世界上沒有光榮的內戰,所有的內戰慘烈犧牲,都給後代子孫帶來難以磨滅的痛苦。
做為當年「剿共勝利」的一邊,回首過去,我只有對雙方的英靈充滿了不忍與悲憫。同樣的,作為當年「解放勝利」的一方,難道就沒有任何遺憾?大家是不是應該對當年先烈們各自為不同的理想,做出付出與犧牲,同表尊敬與惕勵!
林肯的蓋茨堡演講,堪稱撫平內戰傷痕的代表作,他並沒有誇耀北軍如何英勇,南軍如何不堪;即使如此,一百多年過去了,美國的一些南方人士,仍對「北佬」難以釋懷。海峽兩岸的領導人,應該都要揚棄以往歌頌「戰無不勝」的軍事家思考,多一些悲天憫人的政治家胸懷。
當中國還處在相對落後貧窮之際,國際間不會對之多所要求。但當中國已繁榮強大,國際社會自然會對它有所期待。最近中國在多項國際合作事項,展現出的大國風範,確實令人耳目一新。與之對比的美日諸國,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更退步,現實使得歐巴馬政府和鳩山政府不得不改弦易轍。處此大環境的變化之下,台灣自然也應該調整腳步,知所因應。以往的一些幼稚小動作,只能換得國際社會鄙夷的眼光,尤應避免,大陸方面也不必太過在意。
如何盡速建立兩岸互信,各自減低不必要的防禦與恫嚇,共同為老百姓謀福利,應是兩岸面對下一個甲子,由剝而復的共同期待。
十月對兩岸而言,都有它光輝的一頁。去年今年,兩岸各自發生天災,兩岸同胞彼此都發揮了大愛,互相加油打氣。我期待十月的第一天,大家同樣都抱持著以愛出發,化解仇恨,讓所有的寺院教堂和平的鐘聲響起,一方面安慰所有為理想付出的英靈,同時也祝福兩岸人民和平快樂。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