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媒體披露的問題以外,病患若要帶走報告,有的醫院會列印給病患,不另收費用,但有的會要求以影印病歷的方式辦理,順便收取數百元的病歷調閱費,而病患拿走的只是幾張影印紙。此外,若病患沒空,委由親友前往索取報告,醫院基於隱私理由未必會給,甚至他院照會的報告也須本人領取,並不方便。
但若改以電話或信函告知,未經醫師判讀,醫院也會擔心醫療責任問題。其實檢驗報告的讀取與詮釋應該分開,病患如只想拿到客觀數值不應視為就診,但若需要醫師解釋則要掛號。實務上可藉助於電子病歷。電子病歷在國外日漸流行,國內也正起步,患者可以在家上網讀取檢驗數據,大可不必往返醫院,也能省掉相關費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