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指出,台灣位處亞熱帶,米蟲一年四季都能繁殖,常見的米蟲有麥蛾、外米綴蛾、米象、穀蠹等;稻穀在倉儲及加工過程中,常被米蟲感染或混入有蟲卵的米粒。加工過程中,無法徹底清除,造成包裝米開封後,常會長出黑黑的甲殼類米象蟲,對業者造成嚴重損失,也影響消費者觀感。
農委會委託興大研究,研發出安全有效加工線上,可快速大量處理的稻米線上高頻殺蟲加工機械設備。萬一怒表示,食米含水率約在一三到一五%間,米蟲卵與幼蟲含水率約為七○%至九○%間,利用含水率不同,微波吸收能力也不同;水分含量高的部位易吸收能量,可對發育中的蟲卵產生結構性破壞,造成蟲卵及孵化中幼蟲,無法生長而死亡。
這套設備是國內第一套採用物理方式,解決食米生蟲問題;操控流程是以每小時操作一噸白米為基礎,未來視其需要,可再並聯多組微波殺蟲器加大處理量;獲得國內多家米商及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家碾米廠有意採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