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貫穿杭州的中山路,早在八百多年就是南宋都城臨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此後一直是杭州的商業中心。由於經濟發展,商業區轉移,不少老建築破落,杭州市政府自去年一月起整治,將這條以清末民初建築為主的聚落,在修舊如舊下,將以改建,並融入時尚風格。
如同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昨日在開街儀式上表示,中山路記憶著輝煌,曾是民國時期最繁華地段,這講著杭州話,有杭州的老房子、有我們的老鄰居。
與大陸其他城市的老建築翻新區相比,杭州中山路長達四.三公里,還特別開鑿人工小河,取自杭州中河的活水,沿路起落有致十三個大小不等的水景池夾岸左右,水流潺潺。來自上海的李姓旅客指出,能在一年多內就將原本殘破的老街修繕成功,確實不簡單,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保留完整的近代歷史建築群。
《杭州日報》主辦的「中山使者御街行」活動,來自大陸及台灣、澳門等卅個城市的卅名中山使者,在昨日開街後也乘坐電瓶車遊覽中山路,來自成都的音樂學院藏族學生斯迪措還在中午餐會上,高歌一曲,博得滿堂采;來自台灣的中山使者,中華觀光人力資源發展協會常務理事林文正,則藉機推銷台灣旅遊。隨著杭州中山路開街,老年人在這裡追憶歷史,青年人在這裡體驗時尚,外國人在這裡感受中國,中國人在這裡品味世界,一條承載著共同歷史的老街,再度生龍活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