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60年大慶之日。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央有關規定,不得層層舉辦慶祝大會。

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典的確盛況空前,當天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自然是隆重的正戲,在此之外,各地也已經舉行了各樣的慶祝活動。

慶祝活動尤其是政府主導的慶祝活動,不能毫無節制。國辦通知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層層舉辦慶祝大會,意有所指。首先,一些地方確有跟風之習,上級政府搞什麼,本級政府也搞什麼,模仿中央更是某些基層官員的心理怪癖,有的地方甚至模仿天安門廣場的格局修建縣政府大樓就是例證。

其次,毋庸諱言,某些下級官員舉辦慶典有爭相獻禮取悅上級的潛在動機,難以避免有官員將舉辦慶典當成自己的一門政績功課來做。雖然中央要求「隆重、喜慶、節儉、祥和」,但隆重總要比節儉好看得多,似乎也就重要得多。不難想像,在某些地方官員的理解中,這次慶典恐怕是規模越浩大越好,形式越奢華越好,而慶典所耗花費也就無從顧及了。由於這兩個潛在因素,一些地方舉辦慶典所需的費用,很有可能將會超出民眾出於自身的愛國熱情而樂於承擔範圍。

前兩天,北京市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次國慶慶典活動中,各部門申請的資金及資金的使用,事前要經過嚴格評估,事後要經過嚴格審計和監察。這番表態說到了要害,北京作為慶典的主會場,自然要做出表率,在隆重和節儉之間取得平衡。只是不知道這個榜樣能否在全國各地被效仿。其實,要求各地各部門不得層層慶典誠屬必要,各地對慶典活動進行嚴格的事後審計,將審計結果予以詳細公開,並對嚴重違規者處以應有的懲治也很重要。各地該花費的成本早已支出,似乎有點晚了。其實更好的辦法是事先公開詳細的活動預算,並交由人大審議。

目前中國民眾愛國主義情緒普遍高漲,「國慶」二字具有強大的時尚號召力,不少商業性的慶典活動辦得相當熱鬧喜慶,既不花費政府一分錢,又為百姓喜聞樂見。比商業活動更為感人的,是一些群眾自發組織的慶祝活動,這種活動規模小、數量多,更加生動自然、富有想像力和親和力這些發自內心的祝福,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慶典。

(摘錄自《南方都市報》2009-09-30。原題:「政府不必層層慶典,民眾自會人人祝願」)

#層層 #舉辦 #嚴格 #官員 #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