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國史上,若論政權之強大,中共確實超越晚清、民國,該有一定評價。

晚近中國與華人社會,始終存在一道主旋律,講得直接,是富國強兵,擺脫恥辱;若稍微掉書袋,文謅謅講,就是國家社會「要現代化」。

論富國強兵,中共政權早做到了。尤其改革開放以後的近二十年,挾政經實力、大國外交,連體育都成一流強國,中共政權確實已名列國際強權,足可一掃華人近百年的羞辱感。

然而,中國被尊敬嗎?除了老祖宗的文明遺產外,中共建政後的文化創造,可曾創造出值得地球文明尊重的「共同資產」?這些資產,並不複雜,舉例而言,日本的細緻管理模式,美國的多元開放社會,法國的文藝哲學創發力,英國的民主憲政精神等等。換言之,國富與強兵,未必是一個國家被尊敬的必然條件,反之,一個被文明世界肯定的國家,必然是因為她創造了可資學習的某些文明典範!國富,可以傲人,卻不能服人;強兵,可以征服人,卻不能贏人心。文明大國,必然有她融入世界體系,在主流價值基礎上,再創文明基業的企圖。

中國要現代化,絕無可能不在人權立國、民主政治、開放社會等議題上,回應現代世界的召喚。現代化的基本核心理念,不就是:讓每個人擺脫束縛,充分發展個性嗎?過去,中國回應人權、民主等質疑,常用的理由是,讓中國人先吃飽,站起來,不被帝國主義欺負,最迫切。如今,這些先決條件,大致上,都不成問題了,請問:中國不該向前邁一大步,為富國強兵以後的中國,締造人類文明的共同資產嗎?

替中國辯護的,都不該忽略,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歷史證明,個性不被充分發展的社會與國家,再怎麼強大,都難持久!中國歷史上的元朝帝國如此,現代蘇聯帝國亦如此。而相應的,若個體的個性,更解放,更有創造力的空間,即使國家不強,其文明創造力,亦足以傲視群倫,例如當代的英國、法國、義大利等。

要解放個性,最大束縛,往往來自國家。中共對此,根本無須外人置喙,六十年來走過的路,從大躍進,到文革十年,不早就證明了,沒有人權、民主的機制,個性被壓抑的下場,便是一幕幕悲劇?

華人社會可以基於近百年的滄桑,而為當代中國之強大,感覺良好。可是,若真心關切中國的現代化,關切中共政權下一個甲子的未來,便不能不督促中國往開放、往民主的實驗階段,踏出一步。

這一關,不嘗試,不闖關,單憑管控、壓制,或拖延、敷衍,是不可能自行化解的。中共建政六十年,想驕傲炫耀的成就,基本上,仍反映了現代初期的歷史情結。然時序已值二十一世紀,中國必須有想像的視野,融入現代文明。(作者為作家)

#現代 #中國 #強大 #國家 #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