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過電影公司奔走兩岸斡旋,這部具有濃厚宣傳大陸意味的電影,也已確定可以在台灣播映,預計將在年底上院線,不過消息才剛披露,已經引發台灣朝野攻防口水戰,《建國大業》來台之路,恐怕還有變數。

故事本於1949年歷史

片長130分鐘的《建國大業》,據編劇王興東表示,片名來自1949年毛澤東在北京車站迎接宋慶齡時所說的一句話:「我和我的同志們歡迎您與我們共商建國大業。」至於電影的故事背景是1945至1949年、大陸建政初期的歷史,故事主軸是毛澤東,以他的人物關係圖,刻畫海峽兩岸人民耳熟能詳的相關政治人物與歷史,包括軍閥割據時代的馮玉祥、多位抗日名將、宋慶齡與宋美齡姊妹、蔣中正與蔣經國兩位總統、毛澤東與四人幫,乃至近代的大陸政治人物如鄧小平等人。

不過,劇情對民眾來說其實誘因不高,因為大陸建政的「偉大」歷史事蹟,早就在教科書與宣傳材料中被說到爛了,能吸引觀眾進電影院、3天衝出破億新紀錄,甚至導演韓三平還認為票房可上看22億,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看明星,而且是一次就能看到上百位有身分、有地位的重量級大牌藝人聚集的明星電影。據導演韓三平表示,這是大陸影壇慶祝建政60周年的「生日禮物」,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電影,自然而然地吸引大陸及香港多位大腕級藝人爭相參與演出。事後統計,所有參與演出的明星共計127位,大腕級的一線明星有85位,可說是締造一項大陸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空前紀錄。

127位大腕藝人助陣

事實上,130分鐘的電影,除了唐國強、張國立、陳坤等分飾「毛澤東」、「蔣中正」、「蔣經國」等不到10位的主要角色之外,大多數明星都只能算是跑龍套的客串角色,露臉不到幾分鐘,甚至有人還不到30秒,像國際巨星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章子怡、劉德華、黎明等人,以及國際級的導演陳凱歌、馮小剛、吳宇森等人,也都願意不計排名與片酬,放下身段參加。

其中,飾演毛澤東衛士長「李銀橋」的黃曉明,飾演「顧祝同」的胡軍、飾演某解放軍老兵的劉燁以及陳坤,都是曾被票選為「最受歡迎的大陸小生」,擁有龐大的支持影迷,無形中也為電影帶來大批觀眾。

嚴打盜版促民眾買票看

《建國大業》受歡迎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大陸嚴格取締這部電影的盜版。據中評社報導,《建國大業》與電影《風聲》,都被歸類為中共建政60周年的獻禮大片,不容盜版,因此,大陸的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9月27日已下發「關於做好對《建國大業》、《風聲》等國慶獻禮影片盜版音像製品查繳工作的通知」,一經發現盜版品,不僅立即收繳、依法查處,還要「追根溯源,嚴厲打擊生產複製源頭和地下儲運窩點。」

因此市面上看不到任何一張《建國大業》的盜版光碟,網路上也沒有可以下載的片源,所以民眾、網友不論是對故事感興趣,或是想看明星過過癮,都只能買張票進電影院一窺究竟,這也間接造就了一部分《建國大業》票房。

此外,《建國大業》是以一種全新的詮釋方式來說歷史,將之定調為一場國共兩黨領袖蔣介石和毛澤東之間的較量,而不涉及意識型態的問題,將對兩岸政治與民眾心理的衝擊降到最低,因此,總導演韓三平在電影上映前,就已經明確表示:「希望電影能在台灣播映。」

據《文匯報》報導,經過香港UME電影集團董事長吳思遠的溝通協調,如果沒有其他意外,已經確定《建國大業》可以在今年年底登上台灣電影院,他還表示非常看好這部電影在台灣的票房:「那些中老年的觀眾肯定會特別多。」而對《建國大業》在台灣上映時,可能面對改片名或台詞的問題,韓三平強調:「沒我的同意,不准改動任何一處地方。」(文轉B5版)

#建國大業 #大陸 #歷史 #上映 #韓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