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0年起事業單位將全面實施績效工資。大陸在改革開放前的經濟制度曾被認為是「吃大鍋飯」;但近年來大陸官方針對此已陸續進行改革,其中第一步,義務教育的學校已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績效工資制度。

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指出,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不是簡單的漲工資,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實施起來會有一個過程。

尹蔚民說,解決績效工資問題不必非要在總量上增加投入,而應當注重真正讓那些「幹活的和尚」多分米,即便增加總量的投入,也應當向那些真正為人民群眾辦事、為服務對象辦事的事業單位人員傾斜再傾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績效工資為績效的目的。

「多幹活、多辦事、辦好事才有績效,不幹活、不辦事、辦不好事就沒有績效,千萬不能讓績效工資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大鍋飯。」尹蔚民說。

維護服務對象利益

績效工資制度中,如何判定考核尺度,是此制度的核心。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吳江表示,讓服務對象滿意,就是維護服務對象的利益,讓其利益不要受損,得到增長。很多單位的工作標準是偏離的,其工作標準是從服務者自身的利益出發的,而不是在維護服務對象的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服務對象的利益。大陸官方目前已體認到「服務對象的滿意度,是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根本尺度、最後標準。」

對於大陸首先實施績效工資的義務教育學校來說,教師無疑是特別關注此政策的落實。

《珠江晚報》報導,《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9月28日公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迴響,不少老師算出來的「底薪」都讓他們喜出望外。

工資有機會倍數成長

一位中學高級教師、工作年限超過20年,對照《基礎性績效工資標準表》,崗位津貼是2140元(人民幣,下同),加上生活補貼、交通費、住房補貼等,一個月能拿到6000元出頭,除去公積金和稅,到手就能拿5000元,而這還只是基礎工資,另外還有30%的獎勵工資。一位知名小學副校長更表示,自己工資可能翻番(增加一倍);根據績效工資標準,校長、副校長可能是這次工資漲得最多的,一般教師的加薪水準和知名小學的副校長的績效工資不能同日而語。

而知名小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工齡20年,年薪約五萬元計算,每月4166元,比南京在職員工平均工資高761元。

#大陸 #制度 #利益 #實施 #績效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