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總統結束在丹麥20個小時的旋風行程,但他創下第一位御駕親征爭取主辦奧運的美國總統紀錄,換得的卻是失敗的苦果─由里約熱內盧搶下2016年奧運主辦權。

開票前呼聲甚高的芝加哥竟在第一輪有效票數95票中以最低票數率先出局,東京接著在第二輪投票被刷下。

儘管這個結果讓常勝將軍歐巴馬嚐到少有的敗績,但在專家眼中看來,未畢是件壞事,因為主辦奧運的經濟效益其實微乎其微,攤開歷屆奧運主辦城市的帳簿,能賺錢的屈指可數。

根據過去經驗,雅典主辦奧運提出的預算為55億美元,結果膨脹到約160億美元;北京奧運預計花16億美元,現在的估算數字達到300到400億美元。2012年奧運主辦城市倫敦原先預估花費將不到50億美元,但現在可能這個數字已可躥升到190億美元。

花費如此之高,但收入不見得對等。芝加哥先前預測若能取得2016年奧運主辦權,將可為該市所在的伊利諾州帶進225億美元收入,其中有137億美元流入芝加哥,與獨立分析機構預估的只有44億美元收入有極大的差距。

在申奧成功後,巴西舉國上下沈浸在歡樂的氣氛中。2014年世界盃足球與2016年奧運的專案秘書列依斯說,里約熱內盧吸引的觀光人潮最高將達200萬人,是2007年泛美運動會時的4倍。

里約熱內盧計畫將奧運場地依其特有的社會及經濟特色,劃分為4個不同區域,開幕和閉幕都將在可容納9萬人的南美最大體育館馬拉卡納(Maracana)舉辦。里約計畫透過地鐵、巴士和奧運專用車道,建立起這4個區域的環狀交通系統。

#收入 #芝加哥 #計畫 #奧運 #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