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中印邊境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之際,印巴書市最近也出現了一本飽受爭議的暢銷書:《吉納─印度、分割、獨立》(Jinnah - India, Partition, Independence)。

這本8月中旬才出爐的新書,從主角、觀點、作者到後座力都是話題,幾乎已經演變成政治事件。書名中的「吉納」,指的正是領導印度穆斯林建立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阿里‧吉納(Muhammad Ali Jinnah);印度視他為叛徒,巴基斯坦卻敬他如國父。現年71歲的作者賈斯萬‧辛格(Jaswant Singh),則是印度舉足輕重的政治家,曾出任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雖然被視為右翼政黨,但辛格卻自認為是自由民主派人士。

在《吉納》這本厚達669頁的書中,辛格挑戰既定看法,一方面讚許吉納是位對大一統的印度有強烈信心的領導人,另一方面卻矛頭指向尼赫魯的中央集權政策和瓦勒拜‧帕特爾(Vallabhbhai Patel,印度人多尊稱這位領導獨立運動有功的政治人物為Sardar Patel,「帕特爾領導」),認為二者該為1947年的印巴分裂負責。此書一出,辛格立即遭到人民黨撤除黨籍,稍後,印度西陲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更明令禁止該書發行。

辛格認為,當年並不是吉納贏得了巴基斯坦,而是尼赫魯與帕特爾在英國這位「接生婆」的幫助之下,終於把巴基斯坦讓給了吉納。他寫道:「殘酷的事實是,印度的分割,結果卻造成了與當初預期相悖的反效果;分割,既未能化解族群間的齟齬,反而助長了印度教、回教、錫克教等各家宗派的自我認同,讓不和有增無減…。」儘管吉納和尼赫魯都試圖為穆斯林爭取「特殊地位」,前者顯而後者隱,但諷刺的是,這兩位印度的偉人到後來卻明爭暗鬥,都想成為「印度穆斯林的發言人」。

在接受訪談時,辛格一再推崇吉納的人格,認為他的奮進精神很不同於他那一輩養尊處優的政治家,像甘地就是高官的兒子,而尼赫魯則是名門之後。辛格也為印度境內的穆斯林抱不平,同情他們為國土分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還被印度視為異類:「他們很可以在一個大一統的印度中變得更壯大…,當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不會喜歡聽到這樣的話。」但他仍樂觀相信,《吉納》將進一步拉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距離。

對於被開除黨籍一事,辛格淡定表示,人民黨未免心胸狹隘;至於作品在古吉拉特被禁,他說:「從禁書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在箝制思想了。」

《吉納》在伊斯蘭馬巴德賣得如火如荼,甚至還傳出多人因販售盜版而被捕的消息。印度政府已於9月初批准辛格造訪巴基斯坦,為該書作宣傳。

#印巴 #領導 #印度 #分割 #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