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的宗教信仰主要傳承自印度,南傳佛教和婆羅門教為普遍的共同信仰。「在水之湄」特展便以「南傳佛教源流」、「婆羅門教與神王合一」為開端。佛教約在公元前三世紀進入中南半島。展區首先呈現的是佛陀的生平事蹟,織品《八相成道》以佛陀以成道為中心,描繪佛陀降兜率、入胎、誕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這八個生命歷程的重大事蹟,而《緬甸佛像》的臥佛姿勢,則是象徵佛陀入涅槃境界。

「婆羅門教與神王合一」展出的是婆羅門教的主要神祇雕像。婆羅門教同樣來自印度,在中南半島信仰的人口眾多。多神信仰是婆羅門教特色,每位神衹都有傳說的神話故事。例如這次展出幾尊「濕婆神」,材質、造型各不相同。濕婆神原名魯陀羅,早期的婆羅門教中,他是風暴與閃電之神,手持弓箭,又善於草藥醫術,額頭上有第三隻眼,身懷毀滅大地的無窮神力。濕婆的造型通常是四到八臂,長髮編為高冠,手中持物常見為三叉戟、斧頭、羚羊角。

「甘內什」(象頭神)是濕婆神次子,相傳這個嬰孩出生遭受詛咒而死,濕婆救子心切,將因陀羅坐騎大象的頭砍下,直接接在兒子頭上,因此復活。象頭神是智慧神,兼具人與象的智慧、仁善性格,作戰時又勇敢堅定等象徵意含。

第三展區「中南半島佛像特色」,探討中南半島佛造像雕刻風格來源,以印度笈多王朝的雕刻風格為代表,像身著合身袈裟的佛像,或是三屈體態、豐胸厚臀、面相擁有飛鳥似的眼眉,結合舞蹈手姿的菩薩、天女,風格多半沿襲自印度,後期才逐漸發展出在地風格的佛像。

如其中一尊十二至十三世紀吳哥王朝時代的石質《佛陀頭像》,佛臉方圓飽滿、嘴唇豐厚,雙耳大而長,頭戴一頂雕刻細膩之尖頂頭冠,面容安詳。紅砂岩雕製的《轉法陀菩薩》則是佛教女性座像,頭戴華麗瓔珞的高冠,左手臂扶著一朵盛開的蓮花,手中印契代表著完善的智慧,雙腿盤座,體態莊嚴又不失優雅。

中南半島的佛教系統,以小乘佛教為主,因而本展特別規劃「小乘佛教僧團生活」,說明宗教信仰的生活實踐面向。當地男性會短暫出家,藉由每日的法典拜頌,為供養者祈福。

最後一區是「樂舞與祭儀」。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對中南半島的戲劇有深刻的影響,由此衍生出樂舞,述說忠孝節義的戲劇與美麗的愛情故事,結合各地不同的祭儀與傳說,成為慶典中的重要內容。展品包括各地傳統樂器,如緬式豎琴、越南單弦琴和緬式環狀排鼓等,這些樂器造型相當奇特,難得一見。

#婆羅 #印度 #佛像 #濕婆 #中南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