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教授辛鳴認為,胡錦濤的國慶講話既是給中國講的,也是講給世界聽的;這一講話,就是要向全世界表明和平理念、和平努力和和平立場,這八個和平,其實是說了三層意思。
向全世界表現和平
辛鳴分析,胡錦濤八個和平的第一層是針對海峽兩岸關係,「我們希望兩岸關係是和平的。統一前是和平的,統一過程中也是和平的,統一後更是和平的。對於中國來說,台灣一定是要統一的,但只要有一絲可能,我們都會把用和平方式統一的努力堅持到最後,因為我們的方針是和平統一。」
不過,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分析說,用武力來展現和平,聽起來矛盾,但也不無道理,因為軟弱就要挨打。但力量只能懾人不能服人,大陸在政治改革和民主化進程中跨前一步,才是海峽這邊的台灣人所盼見的。
而回顧大陸歷次大閱兵中領導人針對台灣的談話,也可以發現其中的轉變。
對台用語逐漸轉變
1958年的「十一」,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在閱兵講話中指出,「我們完全有權採取一切適當的方法,在適當的時候,解放台灣和澎湖列島,實現我國的統一。」1984年的「十一」,鄧小平說,「我們主張對我國神聖領土台灣實行和平統一,有關的政策,也是眾所周知和不會改變的……包括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共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這一天早日到來。」
1999年的「十一」,江澤民表示,「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在實現香港和澳門順利回歸以後,最終完成台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此次胡錦濤也提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並指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而奮鬥。』
中新社的解讀是,「時代在變,大陸對台政策也有變化,變得越來越務實,連相關表述也顯得更從容、親和了。」
黨指揮槍本質不變
此外,胡錦濤身著中山裝檢閱軍隊,也被認為有其背後的意義。據分析,除了領導人的傳承意義外,第二層意義就是「黨指揮槍」。今年「十一」閱兵,檢閱部隊第一個方隊路過天安門中心的時候,人工背景馬上變換了標語,打出「黨指揮槍」的標語。分析說,「因為有些人提出一個觀點,說要把軍隊改名字,改成國防軍,以此強調,軍隊是國家的軍隊,不是政黨的軍隊,當然這個說法也引起了爭議。為了明確這個問題,(胡錦濤)穿上中山裝就更能體現黨和軍隊的關係。」
另外也有分析認為,「對台灣來講,穿中山裝也沒有什麼統戰的意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