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勝強調,西南部經莫拉克摧殘已變得非常脆弱,芭瑪如果再向北靠近幾十公里,西南部就會受暴風圈影響,從原本處於颱風環流的背風面(有中央山脈阻擋)變成迎風面,可能受到的豪大雨威脅將比氣象局原先預測更明顯。
芭瑪中心昨日凌晨脫離呂宋島,進入菲律賓與巴士海峽之間海域後,一如各國氣象單位原先預測,開始減速、滯留打轉。但昨日清晨到上午之間,各國氣象單位又預測認為,芭瑪結束在巴士海峽滯留打轉後,將從東北逐漸轉向西南移動。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各國氣象單位一日間對芭瑪移動路徑出現一百八十度調整,主因是我國「追風計畫」在十月三日傳回觀測資料,輸入電腦模式預報後,改變大家對芭瑪的路徑預測。此外,米勒颱風的移動路徑比原先預測偏南,也可能牽引芭瑪改變移動方向。
但李清勝認為,一、二天後,米勒與芭瑪產生的藤原效應影響時間短暫、且是拉著芭瑪往東南移動。芭瑪轉向西南移動應是南亞高壓、藤原效應、東北季風與颱風本身自轉運動等勢力互相較勁的結果,「現在的預測路徑對台灣最好」。
李清勝也表示,昨日最新電腦模式預報顯示,芭瑪轉向西南移動的過程,會先往北走、再掉到西南,如果向北多晃幾十公里,暴風圈很可能直接碰觸台灣西南部陸地,氣象局正密切觀察、並擴大陸上警戒區的可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