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福利像大同世界
看到中山古鎮這般情形之後,我首先想到了孔夫子2500年前暢想的那個「大同世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不必懷疑,中山古鎮在全民福利方面,遠甚於先前被熱炒的「神木烏托邦」。神木縣只是解決了公費醫療的問題,中山古鎮的全民福利則是全方面、立體式的,好像看到了新時代的「桃花源」。
基於人們對福利社會的嚮往,總想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山古鎮的福利模式到底具不具備可複製性?普通市鎮離全民福利到底還有多遠?
筆者對古鎮瞭解不多,直至我的老師某一次去廣東講學歸來提到了此鎮,才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師曾這樣形容當地人的自豪,「全國70%的燈具是產自我們古鎮」是當地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先前,對於這樣的「大話」還有些存疑。近日,為了裝修新房,跑了許多燈具商城,結果真是讓人吃驚,「中山市古鎮鎮」6個字,確實是燈具市場裡最為耀眼的。
可以想像,燈具會給這個6.9萬人的小鎮帶去多大的財富。2008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近70億元,人均9.77萬元。也就是說,即便是老人、孩子,他們每年也能平均到近10萬元的收入。這一點讓其他地方鎮政府望塵莫及,根本無法望其項背。不用說是鎮,就是50萬人口以上的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過10億的也不過百個。
根本因素是經濟發展
不可否認,古鎮實現全民福利除了當地領導的負責態度之外,還應該看客觀條件是否具體。對古鎮而言,強大的實體經濟是全民福利的牢固基石,因此中山古鎮並非當下中國大陸其他市鎮全民福利的制度範本。
但是,古鎮還是給開了個好頭。僅此一點,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務就更為明確,那就是發展當地經濟。只有當地的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這種由地方政府發起的、自下而上的福利社會才能牢固的建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