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多媽媽施叔娟,對遊學西班牙操著一口流利外語,國內某知名大學西班牙文系畢業的「阿宏」印象深刻;他畢業兩年多來,在母親叨促、遍尋工作無著下,成為就服站常客。他學生時代編織當外交官美夢,卻怎麼都考不上,對工作失望與自信嚴重挫折。

「小惠」到就服站時都不敢正視,常用秀髮披肩的後腦袋與服務人員對話,「青菜啦(隨便)!有人要用我,做苦工什麼都可以!」就服員從談話中,就能感受她內心反向掙扎;還幽默以對「我不賣青菜啦!」最後找到某外貿企業國貿人員,讓陪同媽媽比小惠還要高興,母女倆樂得手牽手回家。

師範大學畢業的「阿雅」,她在希望職類欄不敢寫「老師」、「行政」,改寫上「不拘」,「工作難求、設限就找不到」;過去大學生不願低就的勞力「作業員」工作,現在卻很搶手,行政職缺少,作業員成為僅次文書職最不需要門檻的工作。

中彰投就業服務站長李炎華說,景氣逆勢中,原本自視甚高的大學、研究所畢業生,他們目前都願意彎腰、返鄉求職;感受到景氣風暴下,年輕人的成長。令人憂心的是,很多資訊系正統科班畢業的大學生,竟然對電腦一知半解,比一個文科生還不老練,實在令人不解。

#工作 #服站 #作業員 #編織 #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