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與折騰一線之隔

高考從來都不應該裹足不前、一成不變。可是看看江蘇的「10年換了5個方案」,難免讓人擔心不已,畢竟這些實驗對象都是成長中的青少年。10年變更5次,讓人懷疑主政者是否患上了「改革過動症」,抑或想要藉此搏政績。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必須具相對的延續性和穩固性,更何況這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高考。改革與折騰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江蘇的高考盲動,只是一個縮影,它暴露出了某些政策制定者們思路的混沌無序。自己尚且一知半解,談何改革?那種拿人的前途開玩笑的實驗,為禍甚烈,江蘇頻頻發生的考生家長上訪事件便是例證。

決策者傾聽基層呼聲

高考改革的混亂無序,本質上根植於整個大的社會背景。國家處於轉型時期,社會上的浮躁情緒其實早已侵蝕到了教育的各個階段。

考試教育壓抑人才,但更可怕的是「偽素質教育」的氾濫成災。素質二字,似乎正在庸俗化,被簡單地理解為體育特長、樂器演奏等各種形而下的技藝。今年高考飽受詬病的加分事件便是高考改革病症的顯現。故而,高考決策者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能因難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於輿論壓力盲目地為改革而改革。

廣東高考能夠從「冒進」到「回歸」,可是那些已經「犧牲」的實驗品還能返工如初嗎?客觀地講,掌握改革大權的領導專家大多「系出名門」,很少有基層工作者能夠上升到這一層次。對待高考這種大事,希望決策者們能夠躬下身來,更多地傾聽來自「大地的呼聲」。惟其如此,高考改革方能不至於淪為一次次徒勞的實驗。

#決策 #呼聲 #高考 #江蘇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