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部分,立委費鴻泰、工總理事何語都說,根據統計,9成的股市投資人都是虧損,照理說,應該會願意接受證所稅免稅,以換取盈虧互抵。
但是,上市櫃公司的大股東與股市投資大戶,因為持有股票的成本非常低,持股多,獲利高,絕對不會輕言放棄證所稅免稅,只願繳證交稅千分之3,而這些大戶反對的力量往往出乎一般人所預料。
對國庫而言,如果修法讓法人、自然人有選擇放棄證所稅的免稅,而以證交稅配合調降至千分之1.5%為配套,以去年全國證交稅收900多億為例,稅收損失將近一半的9成,減少400多億稅收。
到底值不值得為了建制證所稅,犧牲稅收,長期再慢慢改革調整,是財政部、行政院考量的重點之一。
至於證所稅的稽徵技術與稽徵成本,財政部認為並不是問題,如同台灣金融總會理事長許嘉棟昨天所說,證所稅已經討論這麼多年,完全看政府要不要推動,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因此在二稅合一制度下,個人的證所稅如何處理,才是決戰關鍵。未來如果最低稅負可以把個人買賣上市櫃股票的所得也納入課稅,但需刪除600萬的免稅額,以避免利用人頭戶避稅,則復徵證所稅的功能才算達成。
( 王信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