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修正草案預告起十天內,若各界沒有意見,衛生署將正式公告,並接受美國進口公告之日起屠宰,且符合我方開放標準的牛產製品。以此推算,修正草案最快十一月二日便可公告,以一般生鮮產品進出口多以船運運輸,國內老饕下月底就能大飽口福。
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依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範,以及國內進行之風險評估,台美於台北時間廿二日晚間簽署協定,確定台灣將開放符合美國農業部「品質系統評估制度」(QSA Program)之卅月齡以下,且去除扁桃腺、迴腸末端等特定風險危險質(SRM)的牛隻相關產製品。
換言之,依協定內容,被我方禁了近六年的美國帶骨牛肉,連帶被許多專家學者視為一旦牛隻感染狂牛症,導致食用者罹患新型庫賈氏症風險極大的牛內臟、脊髓、牛腦、牛眼,未來都有可能出現在國人的餐桌上。
但相關官員私下強調,台美官方在簽署協定的同時已私下達成「諒解」(understanding),美方承諾不會進口牛隻的腦、頭骨、眼、三叉神經節、背跟神經節、脊髓及脊柱到台灣。但禁止的脊椎,並不包括牛尾、橫向加工胸椎、腰椎及荐骨翼。
蕭美玲說,台灣開放進口的美國牛肉都來自美方登錄在案,且派駐獸醫官的特定工廠。另我衛生署亦有權不定期赴美稽查這些工廠。開放之後,我方亦將嚴密監測美國本土牛隻飼養、屠宰等相關資訊,若又傳出狂牛症,並經確認非偶發事件,台灣將隨時再度關閉開放大門。衛生署即日起並開放專線0800-529-666,解答民眾疑慮。
(相關新聞刊A3)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