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昨率十二家台灣茶商,在北京推廣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台灣高山烏龍茶和台灣烏龍茶等四大名茶,並從廿四日起一連三天,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向世界介紹台灣茶的百年魅力。
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高毅芳說,台灣一年產茶一萬八千公噸,去年出口一千八百噸,其中五百噸銷往大陸市場,近占總出口的三分之一,首次超過日本。
台灣茶的產量少,僅福建省一年產茶即為台灣的十倍,市場充斥各種冠以台灣品牌的「山寨茶」,高毅芳說,由於「山寨茶」量大驚人,她擔心消費者在未品嘗台灣茶之前,無從比較,而誤認「山寨茶」即台灣茶,故有必要在大陸推廣正宗的台灣茶。
在昨日舉行「台灣茶百年魅力」的記者會上,媒體詢問是否擔心大陸官方或財團卯起來「買光」台灣好茶?高毅芳想了一下,「有可能啊」,因為台灣茶的產量不多。
果真如此,說不定哪天台灣人再也喝不到自己家鄉的茶了。
產品介紹時,有業者打著馬總統喝台灣茶的放大照片做宣傳(見圖,丌樂義攝),讓馬總統變成台灣茶的最佳「代言人」,引起在座大陸茶商的好奇。
一位大陸茶商說,喝台灣茶和「台製茶」(台商在大陸種的茶)的感覺不一樣,「台灣茶好」,他去過阿里山,放眼雲霧繚繞,好山好水,種的茶當然好喝。
茶好,不見得好賣。
一位在北京馬連道(茶城)的茶商現身說法提到,十多年前他的店一半以上賣的是台灣茶,現在不足三分之一,因為台灣茶價格偏高,不好賣,且台灣茶在大陸「宣傳的力度不夠」,加上大陸近年生產的鐵觀音、大龍袍、碧螺春等也不錯,高檔茶中的台灣茶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參展的台灣茶商林日昇說,台灣茶基本走「精品」路線,直接面對消費者,在大城市或二線城市賣得很好,透過經銷商「效果不太好」,因為對方價格壓得很低,有時價差幾十倍,品質不易保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