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麟曾在日本求學十年,深諳日本漫畫產業及文化內涵。一九八○年代開始,他將日本經驗移植台灣,與本土漫畫家密切合作,促成首屆全國漫畫大賽的舉辦,一九九一年還成立台灣首座「漫畫圖書館」,並完成《台灣漫畫四十年初探》一書,目前正籌備蓋一座「世界漫畫博物館」。
「苦工」半世紀 獲頒貢獻獎
「人如果不夠瘋狂,絕對成就不了任何事,漫畫家也一樣!」現年六十歲的洪德麟,長髮披肩、不修邊幅,談到漫畫滔滔不絕、眼神放電,猶如一本「活的漫畫百科全書」。
洪德麟一九四九年生於台中烏日,家中務農,原本是個放牛的孩子,七歲在「柑仔店」抽到一本漫畫小書《七俠五義》之後,開始瘋狂收集、研究漫畫。數十年下來,累計投入新台幣約四千萬元購買漫畫,家裡堆積漫畫數十萬冊,最珍貴的藏書有七十年歷史的《雞籠生漫畫全集》、日本第一位少年漫畫家《野良犬漫畫全集》的作者簽名版本等。
洪德麟最瘋狂的事蹟是高中時,一個人帶著一千元上台北牯嶺街買漫畫,一天內買了上百本漫畫,把錢花光之後,整個人傻在台北街頭到半夜兩點,還被警察盤問,所幸好心人幫忙,才得以把人和書「帶」回台中。
為書流落街頭 珍藏數十萬冊
退伍後,洪德麟在親友支持下到紐約學貿易,但這並非他的興趣,他成日在中央公園流連,受到嬉皮文化影響,留了一頭長髮,而今成了他的招牌形象。
隔年,洪德麟轉往日本,在東映映畫研究所取得學位,不但漫畫看個過癮,對日本動漫細膩的產業分工、以大獎鼓勵新人等作法,印象深刻。
移植日本經驗 炒熱《烏龍院》
在日本待了十年回台,洪德麟欲將日本經驗移植台灣,一九八三年以企畫編劇方式與敖幼祥合作,掀起《烏龍院》旋風,一九八四年促成首屆全國漫畫大賽,拱出朱德庸、鄭問、蕭言中、麥仁杰等優秀的台灣漫畫家。
一九九一年,洪德麟獨資成立台灣首座「漫畫圖書館」,陳列七萬本漫畫及研究書籍,還捐出數萬本漫畫給淡江大學及交通大學。目前他正進行「世界漫畫博物館」軟硬體工程計畫,期望透過教育、展覽、人才培訓及國際交流,創造台灣漫畫的獨特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